前兩年,埃塞俄比亞姑娘萊特爾帶著20頭牛嫁來四川農村。
她娘家年收入3萬,在當地算"富戶",覺得嫁過來能當"村首富"。可剛進婆家院門,她就愣住了——柏油路直通門口,三層小樓亮堂堂。院子里停著轎車,客廳擺著大冰箱,這哪是農村?
這哪是農村?她把新裙子往冰箱里塞,鬧了笑話——在老家,只有酋長家通電,食物得現殺現吃。
后來才知道,中國農村冰箱普及率超90%,鮮肉能存仨月不壞。趕集更懵圈,老太太舉著手機拍她,超市"嘀"一聲掃碼就走。
她數了數,老家現金交易占98%,這兒移動支付滲透率86%。
年底算賬,婆家養豬、開挖掘機年入24萬,四川農民人均收入2.1萬。她掰著手指頭算,娘家一年才1500塊,這差距咋這么大?
萊特爾捂臉笑:"以前以為牛群是金山,現在懂了中國農民的腰包才是真金。"這變化哪來的?村口的老支書說得實在:路修通了,電穩了,手機信號滿格了。
以前村里坑洼路,豬賣不出去;現在大卡車直接到門口,價格翻了倍。以前夜里點煤油燈,現在空調、電視隨便開,娃娃寫作業亮堂堂。
以前買東西得走十里山路,現在手機下單,快遞隔天就到村頭。萊特爾回娘家視頻,老父親直嘆氣:"你們那農村,比我們城里還熱鬧。
"有人說,跨國婚姻像面鏡子,照見中國鄉村脫胎換骨的模樣。萊特爾的驚訝里,藏著千萬農民挺直的脊梁——好日子不是等的,是干出來的拼出來的。就說李進春他爹,早年靠種玉米一年掙萬把塊,現在學開挖掘機,一個月頂過去半年。
村里的王嬸更厲害,在抖音賣臘肉,去年掙了18萬,比兒子在城里打工還多。
有人問:"這變化能長久不?"村主任拍著胸脯:"政策扶著,路通著,人勤著,怕啥?
"萊特爾的娃現在上村小,教室有空調,食堂頓頓有肉,比她小時候強太多。
偶爾她還會和娘家表妹視頻,表妹總問:"姐,啥時候帶我們去中國農村看看?
"想知道更多跨國婚姻里的中國鄉村故事?點個關注不迷路。文中人物為典型案例,具體細節略有藝術加工,請勿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