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山東的天像漏了底。7月7日那場暴雨潑下來,全省攢了5.084億立方米的水。
啥概念?
相當于424個大明湖的水全倒在了咱齊魯大地上。濟南大學那邊一小時就下了51.9毫米,鄆城縣李線莊更是到了72.
5毫米??耧L呼呼地吹,不少地方陣風超過10級,玉米稈都被吹得東倒西歪。天一下子黑得跟晚上似的,雨點跟豆子似的砸下來,電閃雷鳴的,可把人嚇壞了。
這場雨是冷暖空氣打架的結果,暖濕氣流帶來水汽,冷空氣南下一撞,就嘩嘩地下開了。雖說雨能解點旱,但這么大的雨,田里積水可愁壞了莊稼人。
玉米剛拔節呢,泡久了根要爛;大棚要是漏了,菜苗可經不起這么泡。
更讓人著急的是,8日菏澤、濟寧這些地方,大日頭又要毒起來,最高氣溫能到37℃左右。
剛被雨淋透的地,轉眼又被曬得開裂,莊稼受得了嗎?平原地區的老鄉注意,趕緊去田里看看排水渠通不通。
積水排不出去,莊稼根泡壞了,秋天收成就懸了。山區的地高低不平,容易積水的低洼處,得挖幾條導流溝,別讓雨水聚在一塊。
湖區周邊種大棚的,一定要檢查棚架子是否結實。
上次那場風,不少大棚膜被掀了,這次可不能再馬虎。
老輩人看天有經驗,說“烏云接日頭,半夜雨稠稠”,這法子現在還能參考。但咱也得盯著氣象預警,手機上的通知別忽略,提前做好準備。有人覺得剛下過雨,地里墑情好,不用管了,這可不對。
接下來高溫一曬,雜草長得快,還容易滋生病蟲,得趕緊去地里瞧瞧。菏澤、聊城、濟南這些雨量大的地方,重點看看玉米有沒有倒伏。
能扶的趕緊扶,根部培點土,別讓苗子就這么歪著長。咱農民靠天吃飯,但也不能被動等老天爺。
該排水的排水,該加固的加固,自己多上心,莊稼才能長得好。可能有老鄉犯難,這么多活從哪下手?別急,先做三件事。
第一,明天就去田里轉一圈,看看有沒有積水、倒伏的莊稼。
第二,檢查大棚、雞棚鴨舍的架子,該加固的用繩子綁緊,用木樁打牢。第三,每天看看天氣預報,手機保持暢通,別漏了重要預警。農業部門這兩天也在忙著指導救災,有啥不懂的,趕緊聯系村里的農技員。
咱祖祖輩輩種地,啥樣的天氣沒見過?只要提前準備,總能挺過去。
天氣多變,但咱莊稼人的法子更多,科學應對加上老經驗,一定能保住收成。記住了,種地跟著天時走,多操心多動手,秋天糧倉才會滿當當。
關注后續天氣變化,咱一起盯著地頭,別讓一場雨壞了整年的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