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第一時間知曉孩子是否被錄取至關重要。因為要是能第一時間得知孩子沒被錄取,此時還有補救的可能,否則孩子可能就只能被迫復讀。
首先要清楚,孩子的檔案由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兩部分構成。其中,電子檔案是高校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而紙質檔案則是孩子被大學錄取后,去學校報到時移交給所上大學的。所以,我們所說的投檔與退檔,指的都是考生的電子檔案。
在高考錄取期間,我們可以憑借孩子的高考報名號、準考證號以及身份證號碼,在本省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或招生信息網,查詢孩子檔案的投檔狀態,從而準確判斷孩子真實的錄取情況。檔案投遞狀態一般有6種。
第一種是“正在投檔”。這種狀態表明孩子的分數達到了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檔案已成功投出。但由于接收院校端口接收電子檔案需要時間,所以會顯示“正在投檔”,也就是說檔案正在傳輸過程中。
第二種是“院校在閱”。這意味著孩子的電子檔案已成功投檔到某所大學,院校已將其下載,正在查看每個孩子的基本情況,這就是閱檔過程,類似老師閱卷。
第三種是“預錄取”。如果孩子檔案狀態顯示這三個字,那恭喜大家,孩子有80%的希望被大學錄取了。不過要記住,這并不代表已確定成功錄取。當院校把錄取意見傳達給孩子所在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和錄取現場時,計算機界面會顯示考生被預錄取的院校名稱和專業,但還需本省招生主管部門審核。若主管部門同意高校的錄取意見,孩子的狀態才會變為“錄取”。
第四種狀態就是“錄取”。該狀態表明孩子已被正式錄取。需要說明的是,除電子檔案顯示“錄取”外,孩子在省級招生主管部門還有一份紙質錄取表。主管部門人工審核這份錄取表后,會有專門機構將正式錄取名單發送給孩子的錄取高校備份。
第五種是“預退檔”。若孩子檔案狀態顯示“預退檔”,很遺憾,孩子即將面臨退檔處理。學校將預退檔意見傳給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后,主管部門會再檢查一遍。若同意學校的退檔意見,孩子的狀態會立馬變為“自由可投”。
第六種是“自由可投”。“自由可投”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考生檔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檔時,成績未達到任何院校的投檔線;二是孩子檔案被學校提走后,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受限或單科成績不滿足等原因被退檔,也會顯示“自由可投”。
以上就是高考錄取期間能查到的所有檔案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