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多拉800毫米超級巨炮參數:
口徑:800mm
入役:1942年
全炮長:約43m
炮高:12m
系統全重:1350噸
最大仰角:53℃
有效射程:40km
炮彈重:7.1噸(穿甲彈) 4.8噸(高爆彈)1.8-2.0噸(推進燃料)
炮彈射速:720米/秒(穿甲彈)820米/秒(高爆彈)
射程:28-47公里
制造廠商:克虜伯
希特勒在視察關系德國前途命運的多拉800毫米超級巨炮
1935年,為了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希特勒下令研制一種超過“巴黎大炮”的新型超級巨炮。由德國著名的的克虜伯兵工廠承擔這一艱巨的任務。經過7年的努力,1942年春,克虜伯兵工廠終于造出了一種800毫米口徑的超級巨炮。它大得出奇,炮膛內可蹲下一名大個子士兵。為紀念該廠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虜伯,希特勒叫它“重型古斯塔夫”。而設計師穆拉為紀念自己的妻子,將巨炮命名為“多拉”[Dora(穆拉妻子的名字)],但德國炮兵則更喜歡叫它“多拉”炮。
1942年夏天,蘇德之戰進入最緊張的階段,德國第11集團軍包圍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重鎮塞瓦斯托波爾,但是久攻不下。這座城市在19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曾經頑強阻擋了英法聯軍的多次攻擊,德軍指揮官曼施泰因將軍一籌莫展。德國最高統帥部了解曼施泰因的處境,為了盡早奪取這座蘇聯重要的港口城市,希特勒命令將重型武器調往前線,支援攻城戰斗。這種武器就是納粹德國所制造的最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800毫米列車炮。
難以想像的超級炮彈比人還高
這種超級武器原本是用來對付馬其諾防線的,但是德國裝甲部隊在西線迅速取勝后,它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現在希特勒正好拿它來對付蘇聯人。
多拉800毫米超級巨炮
為了把火炮順利運送到克里米亞前線,德國人特地設計了三輛車廂編組構造特別的巨型運輸列車,由于沿途的橋梁都無法承受這樣大的重量,列車只好繞過很長的彎路而行駛。為了預防蘇軍飛機轟炸,陣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隊和警戒飛機,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圍10公里范圍內日夜巡邏。一旦發現有蘇軍飛機轟炸,立即由化學兵施放煙幕掩護。參加指揮、操作、警衛的總人數達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推進燃料重約1.8噸到2噸。
多拉800毫米超級巨炮
當時,駐守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決心進行持久防御,筑起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和地下彈藥庫,其中彈藥庫是動員數千軍民經過長期苦戰建造起來的。為了防御敵機轟炸或炮火襲擊,彈藥庫建在地下30米的深處,上面覆蓋有厚厚的鋼筋混凝土,里面儲藏了大量武器彈藥。不過,它仍然沒有抵抗住“多拉”列車炮的轟擊,彈藥庫被直接命中后摧毀,連鎖爆炸導致近千名蘇軍傷亡,可是當時蘇聯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武器造成這次災難的。有人分析是德國JU—87轟炸機扔下了巨型炸彈,有的說是德國間諜蓄意破壞。直到戰爭結束后很長時間,在清理建筑廢墟時發現有個直徑特別大的彈坑,蘇聯人才意識到是德軍使用超重型火炮發射的巨型炮彈擊中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彈藥爆炸,毀滅了這座無比堅固的建筑。
多拉800毫米超級巨炮
1942年8月中旬,這種大炮被運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也無法改變德軍遭到慘敗的命運,為免被繳獲,超級武器又被匆匆運回。1944年華沙起義時,“多拉”列車炮又會同一些巨型臼炮對起義者進行了無情的鎮壓,將華沙全城夷為平地。1945年4月,德國人為免它被繳獲,將“多拉”拆毀,盟國軍隊繳獲了這門巨炮的一些部件,并在德國希爾雷本靶場發現過一根炮管和幾發炮彈。
超級炮口
二戰結束時,“大多拉”炮成為蘇聯紅軍的戰利品,以后又被運到盟軍占領區,成為盟軍研究巨炮的樣品。最后,這座空前絕后的超級巨炮被盟軍拆解,結束了它短暫而奇特的—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