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政治正確的理解:一群沒事找事的人,強迫公司招一堆女性或跨性別員工,以展現所謂多元化。
跟著進一步發展,只招女性和非二元性別員工,不接受男性員工,否則就是違法多元化。
大家應該都聽過國內“全女酒吧”、“全女健身房”倒閉的事,這些故事在歐美早就走過一遍。
早年歐美的女權組織,曾經也組織過全女公司,希望正面證明女性力量,但無一例外都倒閉了。
哪怕是著名女權主義網站Jezebel,一度登上紐約客報道,最終也還是因為商業化問題關閉。
而在這批全女公司倒閉后,歐美女性主義者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再也不能搞全女公司了。
因為一直以來女性主義的主張,都是女性不比男性差,女性可以干的更好。
現在建了一堆全女公司,最后全都倒閉,那不是反證老祖宗的“性別歧視”沒錯,女性生產力真的不行嗎?
沒有全女公司,還可以說女性更強,只是被男性壓迫,所有鍋都可以往男權社會上甩。
但真弄一個全女公司,最后搞到破產倒閉,這鍋是沒法甩的。
全男公司不但可以運行,還運行的非常好,甚至需要法律去限制,以防止大家有樣學樣。
全女公司法律允許社會鼓勵,然后開一個倒一個,這種事實擺上臺面,對女性力量非常不利。
口號喊得正響,對面把事實案例發出來了,這拳法還怎么打?
所以她們得到的結論是,不能再去搞全女公司,口號可以喊,但決不能真的去做。
正面戰場失敗后,側面戰場就成為唯一選擇了。
建一家全女公司,證明女性力量失敗后,那就以維護弱者的政治正確,通過輿論來要求女性權益。
人類作為社會動物,天然就是存在維護弱者的社會基因的,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不論古典還是現代。
維護弱者,保護老弱婦孺,都是永遠的政治正確。
從國家社會的角度來說,必須要去維護“母親”們的利益,哪怕對方此時還不是母親。
所以本質上,歐美的政治正確和老中的大國企,在初心上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出于維護弱者的考量。
招收一定數量老弱婦孺,以維持社會整體穩定性,也就是俗稱的企業社會責任。
資本角度這個路線也是可行的,70%男員工負責下井挖礦,30%女員工負責后勤這類崗位,整體效率沒多少區別。
到這里,其實是一個多贏的結局,這也是所謂保守主義的本質。
在很長時間內,這個規則穩固可行,同時滿足了生產力發展和物質分配的結構。
但問題就在于,沒有人能說清,保護弱者的邊界線在哪?政治正確的邊際在哪?
更沒有人思考過,如果有人打著保護弱者的大旗,索要更多權利時該怎么辦?
以走火入魔的歐美公司為例:
一個挖礦公司,一直以來男員工下井挖礦,女員工負責后勤,所以男性工資高一點。
但如果女員工以此指責性別歧視,要求加工資,該怎么辦?
一個游戲公司,一直以來招的都是熱愛游戲的宅男,現在上市賺錢了。
女權組織認為,該游戲公司需要招收更多女性,要照顧其他族裔,特別是黑人群體,又該怎么辦?
一家電商公司,一直以來以快遞小哥優質服務著稱,結果現在被輿論指責,
因為公司男員工比例過高多,要求企業做到平等包容,擴大女員工&跨性別員工比例,這時候怎么辦?
歐美那些大企業,因為種種原因,沒法公開拒絕這樣“政治正確”。
只能順水推舟,表示愿意肩負社會責任,愿意讓出利益,多招一些女性員工&跨性別員工&少數族裔員工。
但現實社會是復雜的動態的,有些公司可以讓,但有些公司絕對沒法讓,比如火箭公司。
火箭公司很特殊,地心引力不講政治正確,其次火箭這個產品,真的是牽一發動全身。
一款游戲的策劃是跨性別制作人,哪怕質量差一點,大家也不能批評,媒體評分也會高一些。
但火箭不一樣,無論是什么性別或者族裔的工程師,需要克服的地心引力都是恒值。
而且火箭發射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發射就要出問題。
當初波音公司心存僥幸,想挑戰飛機的唯物主義,大搞政治正確,被折騰得快倒閉了。
所以現在否能理解,馬斯克為何那么痛恨政治正確?
不僅是兒子變成了女兒,更因為火箭公司,絕對搞不了政治正確。
別人可以妥協,他絕對無法妥協。
馬斯克入主推特后,不講“政治正確”就直接裁員,因為他不可能去政治正確陣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他將推特裁員80%,把什么女性跨性多元性別員工一頓裁后,發現公司還能運行。
這個事實傳開后,其直接捅了政治正確的馬蜂窩,太招恨了!
老派保守主義者比較溫和,雖然明白個體生產力差異,但還是會和稀泥說,大家都努力了別計較了。
馬斯克這些新保守主義者,直接告訴大家,只要那20%員工干活,公司就能運行,剩下80%全是添頭。
政治正確團體因此和老馬勢不兩立,壓根不考慮和解。
之前女權組織,對待暴雪等游戲公司是什么態度?
接受改造,學習尊重女性,繳納顧問費。
很純粹的在商言商,交錢就是尊重女性,不交錢就是不尊重女性。
但到了馬斯克這里,就是必須摧毀,都不要他交顧問費了。
因為火箭公司的特點,決定了雙方絕不可能共存:要全力發展科技,就不能容忍政治正確。
去年的美國大選,看起來十分魔幻,其實基本盤真的沒變。
民主黨以法律,金融,媒體等脫實向虛行業為主,所以必然會高舉政治正確大旗,支持用理論來指導實際。
傳統共和黨,依靠軍火、能源、制造業,對政治正確并不反對,軍火商甚至可以拿“人權”等口號獲得戰爭借口。
而萬斯他們的硅谷幫,本質是新生代高精尖制造業,技術特點決定了他們無法講政治正確。
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馬斯克和政治正確的敵對,不是他個人意志決定的,而是作為高精尖制造業代表注定的。
某種意義上,當前美國存在兩個進步路線。
一個是強調97種性別,搞政治正確才是進步。
他們對進步的理解:我弱我有理,越弱的人獲得越多,社會就越進步。
一個是馬斯克他們,造火箭去火星才是進步。
兩種正確彼此互不兼容,雙方都打著為了人類進步的口號謀利。
但只要有基本常識,就知道馬斯克他們這些科技派,會讓政治正確的表演像個小丑。
所以LGBT團體必須扼殺馬斯克,進步勢力只能有一種,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