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能寫幾十萬字的一本書了。這里的關鍵是“打敗”的定義。如果是指擊潰,那么500人現代軍隊完全有把握干掉任何一支10萬人的古代軍隊。
其實不需要現代軍隊,在古代幾百人破十萬的戰例也是有的。三國時期,張遼800步兵破孫權10萬大軍。于仲文8000人馬全殲席毗羅10萬大軍。李世民3000騎兵虎牢關之戰全殲竇建德10萬大軍。女真的起家之戰,完顏阿骨打2萬人護步達岡大敗70萬遼軍主力。
上述以少勝多的戰例,一方面戰果多數是發生在擊潰敵軍,殺傷于敵軍潰敗中。另一方面,是敵軍人數的貓膩,古代作戰,人數越多,水分越大,一支10萬以上的大軍里,減去“號稱”的空數,可能就剩5萬了,再減去輔兵和工匠勞役等非戰斗人員,可能就剩2萬了,再減去戰斗力不強的非主將嫡系,可能就剩5千了,最后剩下的,最有戰斗力的,可能就是幾百個親兵。
只有隋朝初唐那種完全由自耕農上陣的府兵組成的軍隊,才具有全員戰斗力,否則都是類似宋朝明朝的那種散亂部隊,只有百分之一的親兵能打,剩下的都是炮灰。不過,即便是隋唐的府兵上陣,也是有輔兵的。
所以,古代戰爭看著規模很大,但實際的交戰鋒線都不太長。而且,古代軍事體制下的舊式軍隊,對傷亡十分敏感,無法承受大的損失,往往在出現一成或兩成傷亡以后,整個軍隊就崩潰了。
因此,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死傷數量比近現代戰爭少得多。火槍和滑膛炮的出現,徹底結束了騎士時代,原來的武技和勇猛能夠在戰場上起到一定核心作用,而現在一個精訓披甲的騎士也不過是一火槍撂倒。
火槍和滑膛炮給了每一個人參加戰爭的權力,而且平均了所有人對戰爭的貢獻。一個農夫經過幾個月訓練,就能在戰場上射殺最精銳的貴族騎士,而不是充當騎士的奴仆、馬夫和輔兵。
再后來,戰爭傷亡就急劇增加了。例如美國南北戰爭的排隊槍斃和滑膛野戰炮,居然干掉了幾十萬人,這在古代戰爭是不可想象的。與公眾的固有印象完全相反,死傷最慘烈的戰爭都發生在近現代。
500名裝備了現代化槍械的解放軍,那么就是一個加強的步兵營,以解放軍現在編制為例,這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火力支援連。擁有步槍大約3百支,輕機槍27挺,重機槍9挺,60迫擊炮6門,82迫擊炮6門,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6挺,82毫米無后坐力炮6門。這樣的火力,別說干掉10萬古代的敵軍,就是面對100萬龜縮在一起的敵軍,也能大破之。
現代的軍隊與古代軍隊完全不同,現代軍隊具有榮譽信念和科學有力的組織,能夠忍受異常殘酷的戰場環境和巨大傷亡。一支紀律嚴明勇于犧牲的現代軍隊,只要500人,哪怕手持木棒,也能打敗一支上萬人的古代烏合之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