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穆桂英的孫子趙寶童剛與楊懷玉(堂)兄弟相認,還來不及與親生父親楊文孝父子相認,便壯烈犧牲。臨終前,他緊握穆桂英的手,喊了一聲“奶奶”,又托付楊懷玉一定要守住中原。穆桂英抱著孫兒的遺體痛哭失聲,全軍將士無不落淚。
楊懷玉跪在趙寶童漸漸冰冷的軀體旁,鐵甲下的指節因過度用力而泛起森白,像是要將滿腔悲憤都揉碎在掌心里。
“咚——”
一聲悶響,他的鐵拳重重砸向地面,驚起幾粒沾血的沙礫。
他想到剛勸趙寶童認祖歸宗,還來不及高興,那個剛剛還叫自己“懷玉哥”的堂弟寶童已成了冰冷的軀殼,喉間迸出一聲壓抑的嘶吼。遠處戰鼓如雷,卷起的沙塵遮天蔽日,卻遮不住他眼中燃起的血色!
穆桂英寶刀未老,卻太傷神!連斬敵酋后栽落馬下
“擂鼓!列陣——”
穆桂英突然將孫兒輕輕放平,飛身上馬,大刀一揮,下令道,“楊家眾兒郎聽著——今日要么用敵酋首級祭奠我們的家人寶童!要么,就讓老身親自去閻羅殿替他討個公道!”
喊這話時,她斑白的鬢發被風吹亂,可脊梁挺得比困龍關的城墻還直。
最后“公道”兩字炸響時,刀尖正指向西夏軍陣中那面滴血的狼頭纛旗
“是!”三百親兵同時以刀擊盾,大聲附和。
楊懷玉看見管家楊安也在陣列之中,他是老管家楊洪的兒子,此時早已發須全白!只見他用之前上戰場損傷了食指的右手緊握長槍,槍纓紅得像當年火塘里跳動的灶火。
“嗚——”
沖鋒的號角撕裂空氣,楊懷玉的戰馬人立而起!
“啪啪啪……”
在接連斬殺了十幾個狼頭旗軍后,他轉頭看見祖母的帥旗在亂軍中搖晃,棗紅馬上的身影正以刀拄地。
“嗖!”
一道箭矢如流星突至,瞬間穿透了她左肩的鎧甲,露出三寸長的箭桿,可老人依然單手揮刀劈開了撲來的敵酋!
當又一個敵酋倒下時,她鎧甲內襯竟滲出了血痕——那是舊傷崩裂的征兆,前年在葫蘆谷被毒箭所傷的創口,每逢陰雨天仍會隱隱作痛。
“奶奶!”楊懷玉催馬沖開敵陣,寶刀挑飛七八個攔路者時,突然瞥見西夏面具將領又在張弓搭箭。
“嗖——”
箭矢破空的尖嘯與楊懷玉的怒吼同時響起,眨眼的功夫,那支淬毒的狼牙箭已經釘入穆桂英護心鏡的邊緣。
老元帥身形微晃,“咔嚓”一下反手折斷箭桿的動作,干脆得仿佛在摘除惱人的荊棘。
“慌什么!”她喝住奔來的孫兒,染血的嘴角揚起凌厲弧度,“你祖母的命,閻王爺收不走!”說罷突然夾緊馬腹沖入敵陣,刀光過處,西夏軍的青銅面具應聲而裂,露出里面布滿刺青的猙獰、失措的面孔。
那將領十分驚惶,剛想后退,穆桂英的刀尖已劃過了他的咽喉!動作利落得仿佛還是當年大破天門陣的那個女元帥。
恍惚間,他(指楊懷玉)仿佛看見祖母與爺爺楊宗保的身影重疊在了一起,同樣的不屈,同樣的決絕!
當敵軍鐵騎如黑潮般涌來時,穆桂英的八荒破陣刀左劈右砍,像砍瓜切菜一般將敵將的頭顱接連斬落馬下。
八荒破陣刀的刀鋒卷著血光,在夕陽下劃出凄厲的弧線。她身后那桿“穆”字帥旗獵獵作響,旗角掃過之處,敵軍如割麥般倒下……
楊懷玉看得眼眶發熱,手中的三尖兩刃寶刀舞得更急,大刀所向,敵兵慌忙躲避。
他忽然瞥見西夏軍陣中一桿金狼大纛緩緩移動——那是西夏狼頭旗軍的主帥李元龍的親兵!
“奶奶!”他大吼一聲,刀指敵陣,“擒賊先擒王!”
穆桂英刀勢一頓,順著孫兒所指望去,渾濁的眼中驟然迸出精光。她猛地一夾馬腹,那匹跟隨她二十年的桃花胭脂駒長嘶一聲,竟從亂軍中踏出一條血路。
敵軍箭矢如雨,她卻渾然不覺,大刀舞成一團銀光,所過之處人仰馬翻!
李元龍見這白發老嫗單騎闖陣,先是一愣,繼而獰笑:“放箭!給我射死這老——”
話音未落,忽覺肋下一痛。他低頭看去,一截染血的刀尖已從胸前透出!
他不可置信地轉頭,正對上楊懷玉赤紅的雙眼。
“這一刀,是替我寶童兄弟討還的!”楊懷玉手腕一擰,三尖兩刃寶刀在李元龍體內絞出個血窟窿。
西夏軍見主帥被楊懷玉所殺,頓時嚇得面無人色,陣腳大亂,金狼大旗轟然倒地。
話說這時,穆桂英的刀鋒正劈到南唐叛軍主將李貞的面前。
李貞倉皇舉盾,精鐵打造的盾牌竟被八荒破陣刀劈成兩半。刀勢不減,將他連人帶甲斬落馬下。
“這一刀,除了祭我愛孫寶童之外,也是讓你們知道膽敢興亂的下場!”穆桂英白發飛揚,刀尖滴血,恍若天神。
天邊的云霞將戰場染成血色時,敵人的殘兵開始潰逃。
楊懷玉正要追擊,忽聽身后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
他回頭一看,只見祖母穆桂英已經掉落馬下,正單膝跪地,那柄她在“絕英潭”得到的八荒破陣刀深深插進土里,成了支撐她身體的拐杖。
“奶奶!”
楊懷玉慌忙回馬過去,跳下戰馬,想要將她老人家扶起來,卻見她擺擺手說:“我沒事,只是剛才傷心過度,傷了神,加上我又上了年紀,經歷連番廝殺后,突然眩暈落馬,現在好多了……”
“嘟嘟嘟——”
遠處突然傳來了勝利的號角聲。
楊懷玉回頭一看,只見天邊塵煙大起,一桿“楊”字大旗迎風招展:“是父親!”
穆桂英笑了,染血的手猛然用力,強撐著站了起來:“好……好……終于快要結束了。”
當楊文廣率領援軍趕到時,看見的是這樣的一幕:白發蒼蒼的母親拄刀而立,渾身是血卻脊背挺直;兒子懷玉陪在一旁,眼中不知是喜還是悲。
楊文廣滾鞍下馬,重重跪倒在母親面前:“母親……孩兒來遲了!”
穆桂英伸手撫過長子臉上的風霜,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她也曾這樣撫摸過丈夫的臉。老元帥的手在微微發抖,說出的每個字卻重若千鈞:“不遲……只要我們楊家的大旗還豎著……就永遠不遲!”
報子仇,楊文孝怒殺九將
這時,楊文孝也知道了趙寶童戰死的消息。
原來穆桂英看見絕龍谷起火便知派去偷襲敵軍糧庫的手下已經得手,但她聽谷內喊殺之聲不斷,心中擔心楊懷玉與趙寶童的安危,于是連忙調兵遣將:她自己帶親軍在前,楊文廣帶大軍接應,楊文孝則本奉命帶三千精兵斷后。
楊文孝剛至半途便聽聞絕龍谷敵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卻不想捷報中竟夾著他兒子的死訊。
楊文孝——這位素來沉穩的大將,突然勒住戰馬,鐵青著臉將傳令兵一把拽下鞍來:“你說誰陣亡?再說一遍!”
傳令兵被他掐得幾乎窒息,結結巴巴道:“是——是趙寶童……他臨終前喊了穆元帥‘奶奶’……”
話未說完,楊文孝已如遭雷擊般松了手。
他想起白天剛與趙寶童說過話,還來不及父子相認,便天人永隔。這位鐵打的漢子突然仰天發出一聲狼嚎般的悲嘯,震得周圍將士紛紛變色。
他猛地抽出佩刀,刀鋒在夕陽下泛著寒光:“兒啊——為父這就去給你報仇!”話音未落,戰馬已如離弦之箭向絕龍谷的方向沖去,戰馬的蹄鐵在官道上濺起一串火星!
當他在尸橫遍野的戰場上見到那具覆著白布的遺體時,這個曾在遼軍陣中七進七出的鐵漢,竟踉蹌著跪倒在地。顫抖的手揭開白布,少年耳后的紅痣與他自己的如出一轍。
“寶童……”他喉嚨里滾出野獸般的嗚咽,突然一拳砸向自己胸口,“爹來晚了……”
穆桂英拄刀走了過來,將染血的戰袍輕輕披在兒子的肩上:“文孝,你別太傷心,他走前很英勇。他讓我向你問安……還讓我告訴你,他沒——沒給你丟臉……”說到最后,她卻傷心得忍不住再次痛哭了起來。
“遠處發現敵人蹤跡!”探子突然來報。
“好!”楊文孝卻猛地抬頭,赤紅的眼里翻涌著滔天恨意:“西夏人?還是南唐人?”話音未落,他已翻身上馬,奪過親兵的長槍就沖了出去。
穆桂英望著三子遠去的背影,染血的指尖深深掐進掌心。
她太了解這種痛——四十年前她的丈夫楊宗保戰死沙場時,她也曾這樣瘋魔過。
“咳……”
穆桂英突然劇烈咳嗽起來,一口鮮血濺在黃土上,嚇得楊懷玉慌忙扶住她搖晃的身軀。
“不礙事。”她抹去嘴角血漬,目光卻愈發銳利,“文廣,你帶人接應文孝!懷亮、懷恩,你帶人打掃戰場。懷玉......你幫寶童好好收拾一下......我們楊家的兒郎,走也要走得體面。”最后幾個字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再說楊文孝一心要給兒子報仇,一路之上,連連催促胯下戰馬烏騅快點,再快點!
這烏騅馬跟隨楊文孝征戰多年,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悲憤,四蹄生風,跑得好像離弦的弓箭。
遠處,已經會合的西夏狼頭旗軍正在潰逃。
“殺——!”
楊文孝雙目赤紅,沖到敵人陣中,那桿槍在他手中化作銀龍,所過之處敵軍兵卒人頭飛起。此刻的他完全不像快要奔四的“老將”,倒像一頭被激怒的猛虎,渾身散發著駭人的殺氣!
第一個撞上他槍鋒的敵將是狼頭旗軍上將“棒棒噠”拓跋寬。此人使一對狼牙棒,曾連敗宋軍七員偏將。
他見楊文孝單騎追來,獰笑著迎上前去:“老匹夫,你竟敢一個人前來送死!”
兩馬相交,拓跋寬雙棒齊出,帶起呼嘯風聲。
楊文孝不閃不避,槍尖如毒蛇吐信,竟從雙棒縫隙中直刺而入。
“噗!”
槍尖精準地刺入拓跋寬咽喉,鮮血噴濺在楊文孝的鐵甲上——他手腕一抖,槍桿一震,直接將拓跋寬的尸身挑飛三丈開外!
潰逃的西夏軍見上將被突然追上來的“敵將”秒殺,本已惶惶不安的心更加恐懼,也不知是誰,突然大喊:“快閃開,再不跑快點就沒命了!”頓時,你推我,我推你,你的馬撞上我的馬,我的刀碰上了你的錘,亂成一團!
楊文孝趁機將長槍舞開,左挑右刺,直殺得他們哭爹喊娘,潰不成軍!
“別慌,看我們的!”
陣中突然沖出七騎年輕的猛將,正是威震西夏的“七大少狼將”!
老大“血狼”赫連鐵木,師從太奇門掌門“白骨真人”,使一柄九環鬼頭刀,與人交手時,刀背九個銅環“叮叮當當”響個不停,很擾人心神;
老二“毒狼”慕容寒,乃“白駝教”棄徒,雙鉤淬有劇毒,中者立斃;
老三“瘋狼”野利明,天生神力,使一對八角銅錘,曾一錘砸碎宋軍城門;
老四“影狼”沒藏風,輕功卓絕,暗器功夫出神入化;
老五“鐵狼”嵬名巖,渾身刀槍不入,據傳練就“金鐘罩”最高境界;
老六“鬼狼”李元慶,善使奇門兵刃“鎖魂鏈”,與人過招,專攻下三路;
老七“魔狼”拓跋奎,巫山老怪記名弟子,西夏"狂沙刀法"傳人,刀勢如沙暴狂卷。
七人呈北斗七星陣勢將楊文孝團團圍住。
“宋將,拿命來!”赫連鐵木率先發難,九環鬼頭刀帶著刺耳破空聲劈來。刀勢沉重,竟將地面塵土激起三尺高。
楊文孝槍桿橫架,“鐺”的一聲巨響,火花四濺。
赫連鐵木被震得虎口開裂,心中大驚:“這宋將好大的力氣!”
未及變招,楊文孝槍勢突變,一招“青龍探海”直取赫連鐵木心窩。
赫連鐵木倉促閃避,卻被槍尖劃破鎧甲,在胸前留下一道血痕。
“一起上!”慕容寒見勢不妙,雙鉤如毒蛇出洞,直取楊文孝雙目。
與此同時,野利明雙錘從背后砸來,封死了楊文孝所有退路。
千鈞一發之際,楊文孝突然從馬背上騰空而起,亮銀槍如輪旋轉,將雙鉤格開。他身形在空中詭異一扭,竟踩著野利明的銅錘借力,反手一槍刺向慕容寒的咽喉。
“噗嗤!”
槍尖瞬間貫穿慕容寒喉嚨,這位用寒冰鉤的高手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栽落馬下。
“下一個!”楊文孝一邊喊,一邊在落地時順勢一滾,巧妙地避開了嵬名巖的鐵拳。接著槍桿橫掃,逼退了想要趁機撲過來的沒藏風。
“布陣!”赫連鐵木見楊文孝竟然如此厲害,連忙大聲喝道。
剩余六位少狼將迅速變陣,將楊文孝圍在核心。
沒藏風突然甩出三枚透骨釘,直取楊文孝面門。
楊文孝揮槍格擋,卻不料那釘子竟在空中拐彎,一枚釘入他左肩!
“呃!”楊文孝悶哼一聲,左手頓時使不上力。他咬牙將透骨釘拔出,帶出一蓬血花。
“哈哈哈!這宋將中了老四的暗器,快不行了!大家加把勁,取了他的性命,給二哥報仇!”野利明狂笑著,雙錘如泰山壓頂般砸下。
楊文孝舉槍相迎,“咔嚓”一聲,槍桿竟被生生砸彎!
危急關頭,楊文孝突然棄槍,從腰間抽出其父楊宗保贈送給他的寶刀“秋水雁翎”。刀光如雪,在野利明胸前劃出一道血線。
“給你二哥報仇?我還要給我兒子報仇呢!”楊文孝喘著粗氣,左肩血流如注。
李元慶見狀,手中鎖魂鏈如靈蛇出洞,直纏楊文孝雙腿。
楊文孝刀鋒一轉,使出楊家絕學“破軍刀法”,刀氣縱橫間,鐵鏈寸斷。
就在他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際,拓跋奎突然刀勢一變,使出“狂沙刀法”絕招“大漠孤煙”,刀影重重,讓人眼花繚亂。
楊文孝一時不察,右腿中刀,鮮血頓時浸透戰袍。
“去死吧!”嵬名巖趁機一拳轟在楊文孝胸口,將他擊落馬下。
“噗——”
楊文孝噴出一口鮮血,鐵甲凹陷,肋骨至少斷了三根。
五位少狼將獰笑著圍上來,赫連鐵木的鬼頭刀已高高舉起......
就在刀鋒即將落下的一瞬,楊文孝突然暴起!他竟不顧重傷,一個“烏龍絞柱”翻身而起,秋水雁翎刀如銀河倒瀉,將赫連鐵木持刀的右臂齊肩斬斷!
“啊——!”
赫連鐵木慘叫著倒退。楊文孝刀勢不停,反手一刀,將他頭顱斬下。
“到你了!”楊文孝帶血的眼睛看向“影狼”沒藏風。
沒藏風見勢不妙,甩出七枚毒鏢,轉身就逃。
楊文孝刀光如幕,將毒鏢盡數擊落,同時左手從地上抓起半截斷槍,運足內力擲出。
“嗖——噗!”
斷槍如流星趕月,從沒藏風后心貫入,前胸透出!
“還有你倆!”
野利明和嵬名巖聞聽此言,心中不由生出一股寒意!但已經打到如此境地,不戰又不行,兩人對視一眼,互相“打氣”,同時撲上。
野利明雙錘舞得虎虎生風,嵬名巖則仗著“金鐘罩”硬功,直接以拳腳相搏。
楊文孝且戰且退,忽然腳下一絆,竟是具尸體。
野利明見狀大喜,雙錘當頭砸下。
不料楊文孝那是誘敵之計,他身形一矮,刀鋒自下而上,將野利明開膛破肚!
就在這時,嵬名巖的鐵拳已到眼前。
楊文孝不及閃避,被一拳轟在面門,鼻梁骨當場斷裂,鮮血糊了一臉。
他踉蹌后退,卻咬牙使出一招“犀牛望月”,刀鋒精準地刺入嵬名巖咽喉——嵬名巖所練金鐘罩唯一的命門!
“只剩你一個了,快過來受死!”楊文孝拄刀喘息,眼前已是一片血紅。他抹了把臉,看向最后一個敵人——拓跋奎。
拓跋奎沒想到楊文孝竟然如此悍勇,他哪里還敢再戰,轉身慌忙逃命。
“想逃,沒門!”
楊文孝喊著深吸了一口氣,將全身之力灌注刀身,猛地擲出!
“噗!”
秋水雁翎刀如長虹貫日,直接貫穿了拓跋奎的后心。
這個西夏悍將踉蹌著撲倒在地,刀尖從他的前胸透出三寸,在夕陽下泛著冷咧的寒光。
拓跋奎,這位巫山老怪的記名弟子,到死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命喪于此。
楊文孝踉蹌著走到拓跋奎尸體旁,拔出佩刀正要取其首級時,遠處突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
他瞇著血糊的眼睛望去——只見煙塵中竟又沖出十余騎西夏鐵鷂子,為首的將領手持丈八蛇矛槍,正是西夏左廂神勇軍司都統軍沒藏訛龐。
“呔!你是何人?”沒藏訛龐在三十步外勒馬,蛇矛直指楊文孝血葫蘆般的面孔,“竟敢連殺我數員大將,今日定要將你碎尸萬段!”話音未落,他身后騎兵已張弓搭箭。
楊文孝突然大笑,染血的胡須簌簌顫動。他反手撕下衣襟,將刀柄與右手死死纏在一起,沙啞道:“某乃天波楊府的楊文孝是也,廢話少說,想拿我命,就放馬過來吧!”說罷,竟快速沖向敵陣,獨臂掄刀劃出半月寒光。
箭雨傾瀉而下,射到寶刀之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的瞬間,楊文孝已經沖到敵陣之中,他突然變招,刀鋒插入地面挑起漫天沙土。
借著這片刻的遮蔽,他在敵人騎兵陣中,專斬敵人的馬腿。
西夏狼旗軍根本沒料到楊文孝如此“狡猾”,他們胯下的戰馬接連嘶鳴栽倒,陣型頓時大亂。
沒藏訛龐怒吼著策馬沖來,蛇矛如毒龍出洞!
對此,楊文孝突然棄刀,如鷂鷹撲食般抱住矛桿,借力騰空躍起,左腿如鐵鞭般掃向對方太陽穴。
“咔嚓”一聲脆響,沒藏訛龐的頭盔凹陷下去。
這位西夏名將栽落馬背時,看見楊文孝正拿著從他手中奪過去的蛇矛站在尸堆上,朝陽為其鍍上一層金邊,宛如廟里供奉的修羅戰神。
殘存的西夏騎兵見此,無不肝膽俱裂!也不知道是誰,突然大聲喊道:“這宋將太厲害了,他打起仗來根本不要命,沒統領都被他打死了,我們怎么打得過他?快跑吧!”
其他人一聽,是這個理!于是,“呼啦”一下,紛紛調轉馬頭逃竄。
楊文孝手提丈八蛇矛槍,踉蹌著走到沒藏訛龐的遺體前,拔出寶刀取了他的首級,然后望著滿地尸骸,呆了一會,然后仰天大笑,笑聲中卻帶著哭腔:“寶童,為父終于給你報仇了!”
夕陽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鐵甲上的血跡已漸漸凝固。
接著,他又拖著傷腿,一瘸一拐地收集著七狼將和拓跋寬的首級,然后將九位敵將的首級挑在丈八蛇矛槍上。
就在這時,楊文廣到了,他看到血人一般的三弟,心痛不已,連忙跳下戰馬,將其扶上烏騅馬上。
當楊文孝騎著烏騅馬,槍頭上串著九顆血淋淋的西夏將領的首級回到大營時,所有將士無不肅然起敬。這位平日沉默寡言的猛將,今日用最血腥的方式,詮釋了什么叫“父愛如山”。
穆桂英看著三子滿身傷痕卻挺得筆直的背影,老淚縱橫。她想起四十年前,楊宗保也是這樣,為了她和未出世的孩兒,單槍匹馬殺入遼軍大營......
日上三竿時,楊文孝默默地跪在兒子的靈前,將九顆沾血的狼牙放在遺體手心——那是西夏貴族才有的信物,他要讓兒子知道,他的父親已經給他報仇了。
“三叔,你吃點東西吧。”
楊懷玉捧著熱粥走來,卻見叔父正用戰袍仔細擦拭趙寶童的臉。日光下,那雙布滿老繭的手溫柔得不可思議,仿佛在對待易碎的瓷器。
少年將軍(指趙寶童)的面容出奇地平靜,仿佛只是睡著了一般。
當楊文孝抱起寶童的遺體時,一滴溫熱的液體突然砸在寶童的眉心——他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哭了。
“懷玉啊,”楊文孝突然開口,聲音沙啞得不成調,“楊家……以后就靠你們了……”
“三叔放心,奶奶說了只要楊家的旗還在,我們就一定會精忠報國,不會忘記長輩的囑托的。”
楊文孝緩緩點頭,目光越過營帳望向遠方。秋風卷著黃沙掠過校場,戰旗獵獵作響,恍惚間他仿佛又看見兒子策馬而來的身影。
不甘心認輸,南唐邀請巫山老怪布奇陣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再說南唐那邊,困龍山頂,南唐王帳內。
“報——!”
探子踉蹌著跌入大帳,染血的鎧甲在燭火下泛著暗紅光澤,像片片凋零的楓葉黏在甲胄上。
他喉頭滾動著血腥氣,嘶聲道:“啟稟大王,西夏軍背信棄義,趁亂偷襲我軍大營!趙寶童將軍……趙將軍他……身中毒箭而死……”
“什么……趙將軍死了?”南唐豪王李青猛地從龍椅上站起,手中金杯“啪”地捏得變形,琥珀色的酒液混著鮮血從指縫間滴落。
“趙將軍......”探子說到這里,一時之間竟不知應該如何往下說,只好重重叩首,額頭砸在地上發出“咚咚”的悶響,“趙寶童將軍身中毒箭,臨終前......竟與楊家將相認!”
“咔嚓!”
一聲脆響,李青掌中鎏金酒杯應聲而裂,鋒利的碎片割開掌心,血珠混著瓊漿在蟠龍紋地毯上洇開朵朵紅梅。
這位江南霸主霍然起身,九旒冕冠的玉珠簌簌相擊,在死寂的軍帳中格外刺耳:“好你個趙寶童!”他忽然爆發出一陣夜梟般的厲笑,震得帳頂懸垂的青銅燈樹微微搖晃,“趙元帥十幾年的養育之恩,竟抵不過楊家將的一滴血!趙元帥待你如親子,你臨死還要壞我大事!”
帳下眾將見豪王憤怒至此,個個噤若寒蟬。
丞相馮延齡小心翼翼上前:“大王,如今西夏軍已潰敗退走,我軍損傷嚴重。宋軍之中,除了穆桂英、楊文廣、楊文舉、楊文孝,還有楊懷玉、楊懷亮這樣的高手,不如……”
“不如什么?投降嗎?”李青眼中兇光畢露,一把揪住馮延齡的衣領,竟將這文弱老臣提離地面,“本王苦心經營二十載,豈會就此認輸!”
他猛地將馮延齡擲在地上,從懷中取出一枚血色玉佩——那玉上刻著“巫山”二字,此刻正泛著妖異的紅光。
李青將玉佩狠狠摔在地上,玉屑四濺:“快傳二太子李從猛!”
片刻后,帳外陰風驟起。
燭火忽明忽暗間,一位身著黑袍、面容陰鷙的青年如鬼魅般出現在帳中。
此人正是李青次子李從猛,生得鷹鼻鷂眼,雙瞳竟是一黑一藍,他自幼拜在巫山老怪門下學藝,精通奇門遁甲之術。
“父王。”李從猛聲音沙啞如鐵銹摩擦,每說一字,帳內溫度便似降了一分。
李青盯著兒子,一字一頓道:“快去請你師父出山。”
李從猛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父王想要用陣法取勝?”
“不錯!”李青獰笑著拔出腰間佩劍,劍尖在地上劃出一道深痕,“本王要請你師父下山助陣,要在困龍山擺下奇門大陣,讓楊家將嘗嘗比當年天門陣更厲害的滋味!”
“父王高明!”
“那你還不快去請你師父下山?”
“孩兒遵命!”李從猛深深一揖,黑袍無風自動。
只見他從懷中取出一枚精巧的機關信鴿,輕輕一擰,那信鴿便展翅飛向巫山方向。
三日后,巫山絕頂。
此處終年云霧繚繞,山頂有座通體漆黑的石殿,殿前立著七十二根玉柱幡桿,每根幡桿頂上都懸浮著一盞琉璃燈。
夜風輕拂,燈芯搖曳,映出點點星輝,宛如天河垂落。殿內,一位白發如霜、面容卻似朝霞般明凈的老者端坐在蓮臺之上。
蓮臺四周水霧氤氳,隱約可見靈光流轉,時而化作飛鶴,時而凝為游魚。
老者身披身披麻衣,十指指甲足有三寸長,泛著幽藍光澤。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名動天下的巫山老怪!傳說他已參透天地玄機,最擅奇門八卦和推演天機之術。
“師父。”李從猛恭敬立于蓮臺之下,雙手奉上南唐國書。
老怪眼皮未抬,枯爪般的右手凌空一抓,那國書便自行展開。
他眸光一凝,絹帛上的文字竟化作流光沒入眉心:“你父王倒是舍得,竟愿以三千里山河靈氣為契。”
李從猛深深一揖:“宋軍壓境,父王已無退路。他老人家知道您通奇門八卦和布陣之道,所以,讓我親自上山,誠意相邀請,好讓楊家將有來無回。求師父看在弟子的份上……”
“罷了。”老怪突然怪笑,笑聲如夜梟啼鳴。他廣袖一揮,蓮臺四周驟然亮起七十二盞星燈,每盞燈芯皆是一縷月華所凝,“正好試試為師新創的‘龍門七十二連環機關陣’。”
他說著,轉身打開一個暗格,取出一卷泛黃的圖紙,“此陣以天地陰陽為基,暗合五行八卦,共七十二種變化。每陣皆由機關驅動,環環相扣,世間應無人能破。”
李從猛看得眼花繚亂:“師父,此陣真有如此威力?”
“哈哈哈!”巫山老怪大笑,“世人都知道墨家機關術,卻不知我巫山門機關同樣精奇,此陣乃是老夫窮盡一生心血才參悟而成。此陣一旦布成,可借天地之勢,引自然之力,絕非人力可破!”
“那太好了!”
“你回到南唐,記得告訴你父王,七日后,‘龍門七十二連環機關大陣’可成。我先去也!”
老怪話音方落,蓮臺四周的靈霧驟然翻涌,一道黑影沖天而起,在夜空中化作猙獰龍形,直撲困龍山方向而去。
七日后,困龍山下陰云密布,狂風卷著枯葉盤旋而上,仿佛整座山都被一層無形的煞氣籠罩。
宋軍大營內,穆桂英元帥立于瞭望臺上,手中八荒破陣刀微微震顫,刀身泛起幽幽青光,似在預警。
“不對勁。懷玉,快用你的天眼看看,山頂那座石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眉頭緊鎖,目光死死盯著山頂那座憑空出現的黑色石臺。
楊懷玉躍上高臺,雙目微閉,眉心驟然裂開一道金紋——天眼開啟!金光如電,直射山頂。可下一秒,他猛地倒退三步,嘴角溢出一絲鮮血:“元帥……那石臺會吞噬天眼神光!”
“我只看到石臺通體漆黑,表面刻滿詭異的符文,四周環繞七十二根青銅柱,每根柱頂都懸浮著一盞幽藍的琉璃燈,燈芯燃燒的不是火焰,而是一縷縷扭曲的黑霧。”
“我還看到,柱下似有機關牽動,我剛想看得仔細一些,便感覺整個人差點透不過氣來……”
“竟有這樣的怪事?”穆桂英話音未落,山頂黑霧驟然翻涌,七十二盞琉璃燈同時亮起,剎那間天地變色!
巫山老怪擺下的怪陣到底有多厲害?楊家將們,誰能知道其中的玄機?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