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7月5日報道,普利策獎獲獎記者西摩·赫什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美國上個月對伊朗核設施的襲擊未能擊中伊朗的高濃縮鈾儲備。報道稱,其中一名消息人士承認,雖然此次襲擊動用了7架美國B-2“幽靈”轟炸機和3萬磅重的鉆地炸彈,卻不能指望這次行動“消滅”伊朗的核計劃。另一名美國官員說:“離心機可能沒被摧毀,400磅純度為60%的濃縮鈾也不見了。”他補充說,“不能保證炸彈穿透放置離心機的地堡”,因為太深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前幾天曝出,國防情報局的一份機密評估報告指出,美軍行動僅把伊朗核項目進度拖慢數月,伊朗最快一兩個月就能重啟核項目。依據這一報告,美軍轟炸破壞了伊朗部分核設施的入口和基礎設施,但并未“摧毀”那些藏在地下的核設施;在美軍行動前,部分高豐度濃縮鈾已被轉移;大部分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在轟炸后仍完好。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表示,將調查泄密事件。他同時強調,該評估僅為“初步”結果。
伊朗核設施(資料圖)
伊朗顯然有備而來。美國固然掌握核設施位置,但伊朗成功將高濃縮鈾轉移,未留下放射性痕跡于福爾道、伊斯法罕周邊,表明其核體系遠比表面分散且具備應對實戰打擊的彈性布局。即使未來美軍再度發動空襲,伊朗依然能在備份與轉移機制上游刃有余。空襲未造成放射性泄漏恰恰顯示伊朗在核儲備管理和安全對策上成熟度更高。美國此次聲稱空襲破壞另一個核設施,目標是阻止伊朗一年內制造核武并延緩核計劃幾年,但實質效果仍未明朗。
據央視新聞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伊朗在此前為期12天的沖突中打擊了以色列5處軍事設施,但以方刻意隱瞞了這些軍事設施遭襲的相關情況。《每日電訊報》援引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提供的衛星數據分析指出,在以色列伊朗為期12天的沖突中,伊朗發射的六枚導彈擊中了以色列五處軍事設施,其中包括一個大型空軍基地、一個情報收集中心和一個后勤基地。這五處軍事設施遭襲的消息此前并未公開,在為期12天的沖突中,伊朗累計對40多處以色列重要目標實施了打擊。
伊朗導彈(資料圖)
以色列為啥要隱瞞?動作是藏消息,目的是保住面子。以色列國防軍被問到這事,啥也不說。只講部隊還在正常干活。以色列不想暴露弱點,怕別人覺得它不強。國際沖突中,這種事常見,就像家里吵架吃虧了,不吭聲。沖突結束后,雙方都說自己贏了。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聲明,說他們重創了伊朗領導層,打掉幾十個目標。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也發聲明,說他們反擊成功,逼以色列停火。兩邊都在吹牛,目的就是鼓舞自己人。伊朗這波操作真爽,打中目標還不聲張。
實際上,以軍方之所以不愿說實話,可能因為軍事基地挨炸只是他們掩蓋的真相中的冰山一角,他們害怕一旦所有真相被公開,弄不好內塔尼亞胡會被趕下臺。這還真不是在開玩笑,近日,《以色列時報》公布了一份數據顯示,12天內,以色列一共死亡了至少1226人,在死亡的803名軍人和安全官員中,就包括了6名高級將領、27名海軍軍官和198名空軍軍官,此外還有11名科學家殞命。以色列可以說是損失慘重。從這個角度看,伊朗才是這場12天戰爭的贏家。
伊朗導彈(資料圖)
此外,據一名以色列官員向以媒透露,內塔尼亞胡將在與特朗普的會晤中,請求對方預先批準以軍再次打擊伊朗核計劃方案。這名以政府官員還說,以色列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機制,旨在阻止伊朗重建其核計劃。換句話說,內塔尼亞胡就是希望再次下場,像之前對付伊拉克那樣,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