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色列議員公然將中國臺灣稱為“國家”,我使館駁斥)
以館為家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言人就以色列有關議員涉臺錯誤言行答記者問。
圖為臺北101大廈(資料圖)
記者:近日,有以色列未來黨議員赴中國臺灣會見臺所謂“副總統”和“外長”,返以后在社交媒體平臺同臺相關人員相互勾連吹捧,在以媒體發文大談此訪見聞,公然將中國臺灣稱為“國家”。請問你對此有何評論?
使館發言人:這位議員先生的涉臺言行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嚴重破壞中以關系政治基礎,嚴重毒化中以友好和務實合作氛圍。中國駐以色列使館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已向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立即糾正錯誤做法,消除惡劣影響。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構成二戰后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中以建交公報中明確指出,“以色列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位議員先生的所作所為,顯然是在同以色列政府唱反調。
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我要奉勸那位議員先生有空翻翻中國歷史,了解一下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的演進中,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體系是如何塑造成型的,“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是如何鑄就的。讀點中國歷史,你才不會被人蒙蔽,也就能認識到“臺獨”沒有出路沒有未來。“臺獨”勢力終究只是跳梁小丑,終將自取其辱。
我要奉勸那位議員先生,睜眼看看在臺灣問題上,什么才是世界潮流和大勢,那就是183個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睜眼看看世界,你就可以跳出“臺獨”勢力給你搭建的信息繭房,做對這道選擇題,而不至于站到歷史錯誤的一邊。
我還要奉勸那位議員先生,如果可能,也要去與中國臺灣省隔海相望的中國福建省走走。你會看到,海峽兩岸的同胞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臺灣是包括2300萬臺灣同胞在內的14億多全體中國人民的臺灣。你就會明白,為什么臺灣的未來必須也只能由14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決定,而絕無可能為一小撮“臺獨”分裂勢力的政治操控所左右。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訪問中國,念叨了不止一天兩天。就在不久前,日媒還爆料稱,美國官員正為其制定訪華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美國企業高管所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
不過,“特朗普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對其期待已久的訪華行程能否成功進行至關重要”,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如是說道。
據港媒《南華早報》4日報道,吳心伯周五在北京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時表示,特朗普訪華成功與否,在于其能否澄清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模糊立場。
參會期間,吳心伯接受采訪(東方衛視視頻截圖)
今年2月,美國國務院官網更新,修改“美臺關系事實清單”,刪除了此前“不支持‘臺獨’”的表述。美方在涉臺問題的這一立場嚴重倒退,迅速引起中方強烈反對與不滿,敦促其立刻糾正錯誤,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美方應該認識到臺灣問題對于中國的重要性。”吳心伯在會上指出,特朗普在訪華時“應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并補充道,美國總統做出如此表態并非沒有先例。
“特朗普必須澄清美國在這個重要問題上的立場。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我認為他的訪問不會成功。”他說。
吳心伯還表示,如果華盛頓不想因臺灣問題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美國領導人就應強調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
“想想臺灣問題的未來,是武力統一,還是和平統一,你們會選擇哪一種?和平統一符合各方的利益,”他接著說,“特朗普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為了美國國家利益達成重大交易。他到北京來,一定會說正確的話。”
早在6月5日晚,兩國經貿磋商似乎陷入停滯之際,中美元首的一通電話引發各界廣泛關注。除經貿議題外,雙方還談到臺灣問題。
根據央視新聞發布的消息稿,中方領導人在電話中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避免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沖突對抗的危險境地。特朗普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特朗普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資料圖)
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通話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并為兩國帶來了非常積極的結果。他還特別提到,中方盛情邀請他和第一夫人訪問中國,“我亦發出回邀(reciprocated)”。
吳心伯當時告訴觀察者網,這次通話是中美關系在“關鍵階段的一次戰略溝通”,總體而言“積極且具有建設性”,對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美關系的發展起到了定方向、定目標的作用,“方向是雙方還要加強對話、溝通、協調、合作,目標就是中美元首的互訪。”
他還說,“特朗普今年年初(1月17日)就表示了訪華意愿。這次中方正式發出了邀請,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雙方要相向而行,為見面創造條件。”
在周五的論壇會議上,吳心伯再次表示,他看到了北京和華盛頓“推動進展”的“積極跡象”,同時建議中美國家安全團隊應盡早面對面會晤,為訪華可能鋪平道路。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繼續解決經貿問題,還要讓雙方的國家安全團隊重新建立聯系。”他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將為特朗普訪華計劃提供一個潛在契機。
“如果要促成此事,我們需要盡快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他說。“你不能只讓兩個經濟團隊來安排國事訪問或峰會。那是不可能的。”
他還補充道,當前中美兩國應在貿易、芬太尼問題,以及國家安全和外交團隊的接觸上取得進展,“然后我們就可以開始為峰會做準備了。”
對于美國總統擬帶企業團訪華的消息,7月3日,在中國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是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且明確的。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