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師網(wǎng)友發(fā)了一篇短文,介紹自己學校放假前,校長在教師大會上規(guī)定的“老師暑假8不準”,引發(fā)圍觀熱議。
當天,校長在會議上是這樣規(guī)定的:1、不準參與和組織補課,高壓線碰不得!2、不準酒駕醉駕,紅線踩不得!3、不準參加升學宴、謝師宴,親戚的也不行。4、不準工作日飲酒,放暑假也不行。5、不準抹牌賭博,帶不帶彩都不行。6、所有人的護照上交,不準出國。7、出省旅游要報備,出市旅游不準發(fā)朋友圈!8、不準進入一些營業(yè)性娛樂場所,有損形象。
幾位教師圍坐在一起,彼此交換著無奈的眼神,隨后苦笑著紛紛搖了搖頭。其中一位老師長嘆一聲說道:“唉,這個暑假,算是徹底焊在家里了?!贝蠹倚睦锒记宄?,一系列的暑期禁令如同枷鎖一般,將他們的假期牢牢鎖住。
首先,參與和組織補課、參加升學宴和謝師宴這類行為,確實存在碰觸師德紅線的風險。而升學宴和謝師宴有時也容易演變成一種形式主義的社交活動,甚至可能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所以,針對這些行為的禁令,從維護教師師德和教育行業(yè)風氣的角度來看,是無可厚非的。
再者,酒駕醉駕、抹牌賭博這些行為本身就是違法行為,這是社會的基本準則和法律底線,作為教師更不應該觸碰。
然而,對于其他一些禁令,老師們卻感到十分不解和無奈。比如“上交護照”這一要求,有老師憤憤不平地說:“《出境入境管理法》寫得明明白白,除了公檢法,誰有權收公民護照?”護照是公民出國出境的重要證件,是公民的合法權益之一。學校要求教師上交護照,這無疑是對教師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
更讓人覺得荒誕的是“出市旅游禁發(fā)朋友圈”這一規(guī)定。曾經(jīng)有一位老師就因為私人微信被家長誤加了,結果家長看到老師的朋友圈經(jīng)常曬美食、曬周六周日到哪里去玩,便忍不住到校長那兒舉報:“你看看你們的老師,不是曬吃的就是曬玩的,你讓我家孩子怎么安心學習?”這件事情在教師群體中傳開后,大家先是覺得可笑,笑過之后卻盡是苦澀,學校竟出臺這樣不合理的禁令。
當教師的私人生活被納入職業(yè)管理半徑,所謂的寒暑假法定休息權早已名存實亡。教師們在平日里辛勤工作,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暑期本應是他們合法的休息時間,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這些禁令卻讓他們處處受限,仿佛時刻都被一雙眼睛盯著,無法真正地放松和享受假期。
教師暑期“8不準”,實際上是教育系統(tǒng)責任傳導鏈條扭曲的產(chǎn)物。在當前的教育管理體制下,校園安全實行“一票否決”制度。這就意味著一旦學校發(fā)生任何安全事故,校長等相關管理人員的工作業(yè)績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避免承擔連帶責任,校長們自然選擇寧可錯管一千。當管理目標異化為“避免出事”,而不是真正從教師的權益和教育的長遠發(fā)展考慮時,層層加碼的管理措施就成了必然。學校為了確保不出任何問題,就會不斷出臺各種禁令,對教師的行為進行嚴格的限制。
這種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教育管理應該在保障校園安全和維護教師權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學校和教育部門應該尊重教師的合法權益,合理制定管理規(guī)定,而不是一味地通過各種禁令來約束教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