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則新聞刷屏了全球財經和科技圈。
主角,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比爾·蓋茨。
發生了什么?
簡單說,就是這位曾經連續18年霸占世界首富寶座的男人,在全球富豪榜上,一夜之間,從第5名,直接墜到第12名。
他的凈資產,被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大筆一揮,“抹去”了整整510億美元!按今天的匯率,這相當于超過3700億人民幣!
錢,就這么……突然“蒸發”了?
更富戲劇性的是,取代他第五名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當年的助理、微軟的繼任CEO——史蒂夫·鮑爾默。
投資失???公司暴雷?市場崩盤?
都不是。
當所有人都在錯愕時,背后的真相,卻讓整個世界為之沉默,繼而,肅然起敬。
◆ 01 他的財富,是自己“捐”沒的
比爾·蓋茨這次財富的驟然縮水,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主動選擇。
彭博社的財富指數,只是誠實地反映了蓋茨本人的意愿。
就在不久前,蓋茨在一篇博客中,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終極人生目標:
當我去世時,人們會對我有很多評價,但我決心“他死時很富有”不會是其中之一。
有太多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我不能再握著那些本可以幫助別人的資源。
他宣布,將在未來20年內,將自己幾乎全部的財富,都捐給蓋茨基金會。他甚至為這個致力于改善全球健康和教育的龐大機構,設定了2045年關閉的“死亡日期”。
這意味著,他要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階段,親眼看著自己的千億財富,化為疫苗、藥品、學校、獎學金……流入這個世界最需要它們的地方。
所以,你看。
沒有什么一夜蒸發,沒有什么戲劇反轉。
有的,只是一個老人,在堅定地、加速地、毫不猶豫地,履行自己對世界的承諾。
他不是在失去財富,他是在完成自己的生命。
何等的格局,何等的遠見!
◆ 02 反超他的,正是他一手提拔的“小弟”
這個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史蒂夫·鮑爾默,則讓整件事更富傳奇色彩。
1980年,鮑爾默放棄斯坦福MBA學業,加入羽翼未豐的微軟,成為第30號員工,職位是“總裁助理”——說白了,就是給蓋茨打下手的。
當年,蓋茨力排眾議,給了鮑爾默公司8%的股權。正是這份在當時看來“給多了”的股權,讓鮑爾默在微軟這艘巨輪上,積累了驚天的財富。
一個當年的助理,如今在財富榜上反超了曾經的老板。
這聽起來像個“逆襲”爽文。
但我們細想一層,這何嘗不是蓋茨的另一種成功?
老板的慷慨與遠見,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下屬的驚天財富。而如今,老板選擇了一條更高維度的道路,將個人財富置之度外。
一個在商業世界里登峰造極,一個在人類文明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并且,鮑爾默同樣熱衷于慈善事業,至今捐贈已超過40億美元,并成立了慈善組織“鮑爾默集團”。
他們,都贏了。
◆ 03 真正的富有,不是銀行賬戶的長度
寫到這里,我不禁深思。當我們談論這件事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
是天文數字的金錢?是富豪榜上的名次升降?
不,都不是。
比爾·蓋茨的行為,給我們這個被消費主義和成功學裹挾的時代,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它炸開了一個我們似乎早已遺忘的命題: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當一個人擁有了可以買下世界上任何東西的財富之后,他最想“買”的,又是什么?
蓋茨的答案是:
一個更好的世界。
他正在用行動告訴世界: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改變了多少。
錢,終究只是工具,而非目的。銀行賬戶的長度,永遠無法衡量靈魂的高度。
當鮑爾默的財富因為持有微軟股票而繼續增長時,蓋茨的財富,正在“兌換”成非洲兒童臉上的笑容,第三世界國家被攻克的疾病,以及無數年輕人受教育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看,他“窮”了嗎?
不,他前所未有地富有。
他的“窮”,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昂貴的奢侈品,因為它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超越物質的終極關懷。
今天,我們不應去討論“蓋茨跌落神壇”,而應慶?!吧w茨得償所愿”。
他不是在構筑自己的商業帝國,他是在為全人類,建立一座慈悲與智慧的紀念碑。
所以,當下次有人再用“世界第12富豪”來稱呼他時,請記住,這不是一個滑落的排名,而是一枚冉冉升起的勛章。
為這份格局,點個“在看”,讓我們一起向真正的財富觀致敬!
你如何看待蓋茨的行為?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