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正式生效。這一動作猶如在平靜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方強烈反應,特朗普究竟目的何在?拜登直言不諱,馬斯克更是放出狠話,甚至面臨被驅逐的境地。
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是其2025年初重返白宮后力推的標志性立法議程。該法案旨在延續特朗普首個任期內2017年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舉措,讓小費和加班工資收入免于納稅,核心在于降低企業稅。不過,共和黨在這項法案里塞進的內容遠不止稅收方面,醫療保險、軍費開支、移民等優先事項都被整合其中。這種策略在國會兩院投票時似乎奏效了,共和黨通過在法案里加入諸多“甜頭”,成功克服保守派對預算赤字的批評,也消除了中間派對社會保障系統削減過狠的擔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可這一法案爭議不斷。它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還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備受詬病。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初步分析顯示,法案會在未來10年讓美國赤字增加約3.3萬億美元,還會減少國家未來幾十年的稅收收入。從行業影響看,法案長期輻射效應不容小覷,既給部分特定行業帶來顯著稅賦優勢,也削減了其他行業的優惠政策。醫療補助計劃和州及地方稅減免雖是核心焦點議題,但眾多產業領域都受到波及。
在行業層面,芯片制造商成為贏家之一。“大而美”法案把在美國本土新建工廠的芯片制造商稅收抵免比例從25%提升到35%,符合條件的新建項目需在2026年底前動工。這是特朗普政府推動AI革命關鍵技術本土化生產的舉措,英特爾和美光科技等公司若擴大美國境內制造規模,有望從中獲利。
能源企業也得到好處,法案規定在阿拉斯加、墨西哥灣的公共土地與水域以及西部多州,重啟油氣區塊租賃拍賣,降低特許權使用費率,提高對碳捕捉再利用于石油采收項目的補貼力度,油氣生產商還能抵扣部分鉆探和開發成本,石油與天然氣行業的游說團體稱這是重大勝利。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有行業成為輸家。電動汽車生產商受到沖擊,法案提前終止購買或租賃電動汽車最高7500美金的補貼,9月30日之后購置的車輛無法享受此項優惠,特斯拉、福特、寶馬等汽車制造商面臨挑戰,這些公司在美國市場推廣電動汽車本就艱難,目前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仍徘徊在美國新車銷量的8%左右,法案早期版本曾計劃將補貼保留至2026年。
拜登在法案通過后發聲斥責。他在社交平臺X上稱該法案“魯莽”且“殘酷”,指出法案不僅會大幅削減醫療補助,使數百萬美國人無法獲得醫療保健服務,還會關閉鄉村醫院,減少給退伍軍人和老年人的食品補助,抬高能源費用,可能導致醫療保險大幅削減,同時使赤字增加4萬億美元,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億萬富翁提供巨額稅收減免,認為工薪階層應得到更好待遇。《紐約時報》表示該法案使美國走上新的、更危險的財政道路。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也激烈反對該法案。他連發數十條帖文,稱支持法案的議員應感到羞愧,若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成立“美國黨”,還用侮辱性詞匯形容兩黨,稱法案將創紀錄把債務上限推高5萬億美元。特朗普政府上臺后,馬斯克曾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后因“大而美”法案等關系破裂,特朗普曾稱馬斯克“瘋了”,馬斯克則稱特朗普“忘恩負義”。
特朗普表態可能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稱美國政府效率部應調查馬斯克經營的特斯拉和SpaceX所獲政府補貼情況,還稱馬斯克攻擊法案是因為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影響特斯拉,甚至暗示馬斯克可能失去的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