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蓬安融媒
蓬安學子吳家豪圓夢北大 十九載終破“清北”堅冰
近日,一則喜訊在蓬安不脛而走:學子吳家豪成功被北京大學強基計劃錄取!這不僅是他個人寒窗苦讀的輝煌成就,更標志著蓬安縣教育實現了一項長達十九年的夙愿——自2006年后,蓬安學子再次叩響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北大之門,“清北學子零突破”的歷史性時刻終于璀璨降臨。
在南充啟睿實驗學校,記者見到了新晉“北大準新生”吳家豪。面對這份萬眾矚目的榮光,他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沉穩與謙遜。
圓夢時刻:激動與壓力的交織
回憶查知錄取結果的那一刻,吳家豪坦言:“當時在回家車上查的,結果出來很激動,第一時間就給老師、親朋好友報喜了。”談及報考北大強基計劃的經歷,面試環節讓他感受最深:“壓力最大的還是面試。當天聽說測試方式有調整,確實緊張。但最終發揮得不錯。”他分享了一道印象深刻的面試題:“討論藝術藏品數字化后其藝術價值是升值還是貶值?我認為升值了。數字化帶來極大便利,讓更多人能接觸藏品,這本身就能更深刻地挖掘其藝術價值。”
制勝之道:樂學勤思,挑戰自我
回顧高中生涯,吳家豪將成功歸因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心態。“我覺得關鍵是要能忍受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主動想辦法克服,并且有不斷挑戰自我的愿望。” 他特別提到應對新高考數學壓軸題的經歷:“初期很不適應,做不出來時心情低落。但我就大量找同類題(第19題)研究解題思路,題做多了,思路自然就打開了。”他強調面對難關要“多拓展課外知識,多看相關資料”。
對于興趣愛好與學習的平衡,吳家豪目標明確:“喜歡打乒乓球和跑步,但主要是用來調整心態的。最看重的還是學習,沒想過把運動練到極致。”
師長助力:習慣養成與堅定支持
在成長路上,班主任劉老師對吳家豪影響深遠。“劉老師常教導我們‘把優秀當作一種習慣’——成績好時不驕傲,考差時也提醒我們‘成績只代表過去’,要向前看。他雖然是英語老師,但傳授的學習方法和做人道理適用于所有學科。”吳家豪的母親秦霞飛女士則道出了家庭教育的樸素智慧:“我們家里一切都信任和支持學校的安排,營造輕松氛圍讓他愉快學習。尊重他的選擇,全力支持鼓勵。”
高三年級主任王鵬用“六邊形學生”形容吳家豪:“他對高考六門學科都有深入研究。”王主任提煉了其成功的三個關鍵詞:樂學、勤思、擅問。“課堂上他必定全神貫注跟隨老師思路,課后總能超額完成學習任務。直到高考體檢需要掃碼,他才第一次借用媽媽的智能手機。”這背后是極強的專注力和自律性。
展望燕園:求知若渴,擁抱多元
對于即將到來的北大生活,吳家豪充滿期待與規劃:“北大校園活動豐富,想積極參與。學習上計劃提前考過英語四六級,扎實學好專業知識,同時也會去旁聽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拓寬視野。”
他深情寄語家鄉學子:“希望蓬安能多出人才,都能進入最高學府!”
沃土育才:體系支撐,夢想啟航
吳家豪的北大夢圓,是蓬安教育厚積薄發的生動注腳。南充啟睿實驗學校高中部副校長趙虎奎介紹,學校自學生入學起便注重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勵志班會、與清北學子交流、專家講座等,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教學上強調個性化指導,依據學情實施培優補差,拓展知識廣度、拔高深度。”
高三年級主任王鵬補充道,學校對特優生有系統規劃:“高三針對優生的學科特長、職業規劃,專門設計了強基、專項計劃等升學路徑。各科老師會提供個性化‘加餐’和心理輔導。”正是這套精耕細作的培養體系,為吳家豪們的夢想提供了堅實后盾。
里程碑意義:新起點,新征程
蓬安縣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翟曉云高度評價了吳家豪成功的深遠意義:“這不僅是他個人十年寒窗的璀璨綻放,更是蓬安教育跨越十九年的重大突破,為蓬安教育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并非終點,而是嶄新的起點。 我們將以此為動力,錨定‘教育強縣’目標,深耕教學,夯實根基,助力更多蓬安學子走向廣闊天地!”
吳家豪的成功,是個人天賦與不懈努力的火花,是家庭溫暖支持的涓流,更是蓬安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體系化育人的碩果。這枚沉甸甸的“北大”勛章,重新點燃了蓬安學子的希望之火,必將激勵更多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勇敢追逐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記者:盧映宇 劉潔文
轉自:賦圣蓬安APP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