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溫天氣席卷北半球,多國遭遇高溫“烤”驗。
歐洲、亞洲和北美洲超過40℃的高溫天數已經成為常見現象。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數據,2025年前5個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2℃。
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暖。
01
北半球“發燒”了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檢測到,
剛剛過完最熱的6月,又可能迎來史上最熱的7月。
法國氣象局曾播報:本輪熱浪自6月19日以來席卷法國,目前仍在持續。局部地區氣溫高達40攝氏度,已有84個省份發布熱浪橙色警戒。
為了應對熱浪,甚至連核電站也被迫暫時關閉了。
今夏這輪熱浪為過去50年來該國6月遭遇的最強熱浪,多達14個自治區的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
根據葡萄牙海洋和大氣研究所數據顯示,受熱浪影響,全國80個城市面臨最高級別的火災風險。
中南部小城莫拉更是創下了全國6月份高溫紀錄46.6攝氏度。
高溫天氣席卷英國,蘇格蘭多地正在發生的野火形勢“極為嚴重”。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干燥天氣和強風影響下,蘇格蘭發生的野火已經持續三天,過火區域長達數公里。
土耳其多地連日來,遭受森林火災,逾5萬居民被迫疏散。
就連韓國首爾都發布了高溫一級預警(注意報),這是首爾今年第一次發布高溫預警。
韓國氣象廳說,由于濕熱的西南風持續涌入,韓國多地6月29日日落后氣溫并沒有明顯下降,當天迎來了“熱帶夜”。
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說:
“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危險——沒有國家可以幸免?!?/p>
02
什么是“熱蒼穹”
針對本輪北半球高溫天氣,多國專家將其歸因為“熱穹頂”效應。
那什么是“熱蒼穹”呢?
“熱穹頂”是指高層大氣熱高壓在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動,高壓與附近低壓之間的大氣環流形成了穩定的類似“穹頂”的形狀。
高壓像個罩子一樣把熱空氣蓋在熱浪發生區域,同時阻止了冷空氣進入。
靠近地面的低層空氣被地面加熱后,在“熱穹頂”里上升,但是由于上層是高氣壓,又被高氣壓壓回地面。
這樣,“熱穹頂”里的溫度越來越高,從而引發熱浪或超級熱浪事件?!盁狁讽敗眱葧l生高溫、少雨、空氣污染等現象。
03
高溫導致的災難
極端天氣逐漸變多,這一現象人們都感同身受。
海洋系統:升溫1.5℃已使全球珊瑚礁面臨滅絕臨界點,2030年前可能完全消失。而這也會破壞漁業資源及海岸防護屏障。
雨林退化:亞馬遜雨林正轉向稀樹草原,減弱碳匯能力 ,這加速了全球變暖惡性循環。
永久凍土融化:1.5℃以上融化的凍土會釋放巨量甲烷,加速全球變暖的步伐。
除了對自然的危害外,也會出發潛在連鎖反應,對沖擊社會穩定性。
糧食與水危機:亞洲、非洲多地因干旱與熱浪導致農作物減產30%以上,可能引發區域性饑荒。
氣候移民潮:海平面上升(冰蓋融化導致)威脅中國22–26%沿海土地,迫使近11%沿海人口遷移。
全球多地頻繁出現“接近生存極限”的高溫,印度(50℃)、巴基斯坦(50℃)、中國華北(40℃+),中暑死亡率顯著上升。
04
“極端天氣”成家常便飯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
2025–2029年間,80%的概率將出現新的“最暖年份”;
到2029年,全球年均氣溫有較大概率突破2℃升溫大關(相較于工業化前水平)。
全球變暖加劇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
也就是說,40℃高溫只是起點,極端高溫已成為夏季常態。
再不做出改變,過去“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極端氣候事件,在以后就是家常便飯了。
氣候變化影響著每一個人,需要全球協作與個人行動的結合。
那么,大家認為將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能實現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