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7月9號了,7月份已經過去了9天的時間仍然遲遲沒有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的消息,最近小編看到評論很多網友表示,無所謂,何時公布都已經無所謂了,只要能夠足月增長,時間已經不重要了。小編覺得這種心理就非常好,畢竟從2024年12月12日中央定調,2025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以來,人社部、財政部等都已經多次重復明確表示今年肯定會漲,如此頻繁的加以確認或者就是早已經表明今年調整方案公布的時間會有些不尋常,或許會有點晚,所以吃了這么多顆“定心丸”就不用著急了,耐心等待吧!
那么今年咱們來看看調整重點下,工齡15年人員會有養老金多漲嗎?首先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重點是會向中低收入群體進行傾斜,在分析是否會多漲之前先要表明兩個問題:
第一個工齡15年人員是否屬于中低收入群體?
第二個問題調整重點傾斜下會進行怎樣的傾斜。
我們帶著問題先看第一個,工齡15年是否屬于中低收入群體?首先看工齡15年,隨著延遲退休的開始,從2029年之后不僅法定退休年齡進行延遲,最低繳費年限也從最低15年逐步延遲,所以可以說在正常退休之下(這里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或者因病提前退休先不予進行考慮),工齡15年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再放遠未來都是最低的繳費年限。那么在最低繳費年限15年是否就意味著屬于中低收入群體呢?
通常情況下養老金的高低根據工齡長短有所影響的,可以說大部分工齡15年的人員可能屬于中低收入群體,但是并不能說工齡15年就是中低收入群體,這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因為并不排除工齡短,按照較高的繳費基數繳納保險的退休人員,所以中低收入群體的實際,雖然暫時沒有官方明確提出到底是哪些退休人員,但是通過字面不難看出,收入的高低可能會作為判斷的主要依據,所以可能工齡15年的退休人員很多都是中低收入群體,可能會在今年的調整重點下受到中低收入群體的傾斜調整,養老金待遇可能會提高,可能會因此受益。
那么第二點今年的中低收入群體會怎樣進行傾斜?首先通過近兩年的調整方案始終沿用的是:定額+掛鉤+傾斜三結合的調整公式,通過三結合的科學性可能今年依然沿用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那么在三結合的調整公式下怎樣體現中低收入群體的傾斜呢?首先來看不難看出之前就已經有一個傾斜調整,但是之前只有高齡傾斜和艱苦偏遠地區人員的傾斜,所以今年在此基礎之上加一個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可能性也是有的。
那么再從本質來看,之前的三結合中掛鉤調整是秉持著養老金的激勵原則,也就是在更長的工齡更高的養老金水平之下,會有更高的掛鉤調整,那么再反觀今年的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更多保障的是工齡短、養老金水平低的人員,所以是否意味著中低收入群體傾斜跟掛鉤調整的本質上是有沖突的,是否會通過降低掛鉤調整的比例來加以實現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呢?可能也有這種可能,但是小編覺得如果想要既保障高收入群體的利益又能夠再進行縮小二者之間的差距,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或許可以通過提高定額再降低掛鉤調整的比例加以實現,這樣既可以不損害高收入水平人員的既得利益,又可以不繼續拉大彼此之間的差距,更加體現出來公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