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睛花,智能手機玩不轉,每個月的養老認證總犯愁。現在好了,網格員于鳳每月準時上門幫我弄,還常來問問家里缺啥,真是比親人還貼心。”7月8日,臨泉縣瓦店鎮大李莊村獨居老人陳桂英說起網格員的服務,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以來,瓦店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網格化管理為切入點,將全鎮科學劃分為132個網格,實現“每寸土地有網格覆蓋、每戶群眾有網格員對接”。“以前村里有事不知道找誰,跑鎮里好幾趟也未必能解決。現在不一樣了,村口、墻上都掛著網格公示牌,網格員姓名、電話、負責區域寫得清清楚楚,有事隨叫隨到,心里踏實多了。”李莊村村民王秀蓮指著公示牌說。目前,全鎮146名網格員活躍在街頭巷尾,對網格內的人、事、物了如指掌,成為群眾身邊“看得見、找得到、靠得住”的貼心人。
“為宅基地界限的事,我和老劉家鬧了兩年別扭,見面都繞道走。網格員張峰聽說后,把我們請到‘網格調解室’,跟我們拉家常、講政策,還舉了‘六尺巷’的例子,最后俺倆各退一步,矛盾解開了,現在還能坐一起喝茶呢。”瓦店鎮侯寨村村民侯建國說起網格員調解的作用,連連點頭。如今,村民的“煩心事”在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今年以來,全鎮通過網格調解矛盾糾紛486起,鄰里關系更和睦了。
“以前村里搞衛生整治,干部喊破嗓子,來的人寥寥無幾。現在網格員剛發出倡議,網格內的幾戶人家,還有老黨員、退休教師都主動報名。大家一起清理房前屋后、路邊溝渠,邊干活邊聊天,鄰里關系都熱乎了,村里環境也越來越整潔。”瓦店鎮鄭卞村村民小組長楊朋飛說起網格帶來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隨著熱心村民、致富能手等多元力量融入網格,網格逐漸成為凝聚群眾的“強磁場”。網格員帶頭示范,大家共同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移風易俗、文化活動,村里打牌閑逛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大操大辦的少了,互幫互助的多了,鄉風民風持續向好。
“小網格蘊含大能量,細治理彰顯大民生。我們將繼續把網格治理做深做細,推動網格與基層黨建、民生服務、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治理效能,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足。”瓦店鎮黨委書記劉飛表示。(韓文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