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號凌晨,S媽在社交平臺發了個帖子,說想找個人陪她出門散步,還愿意付錢。她列了三條條件:會開車、性格陽光、作息時間能配合。最后問了一句“有人能救我嗎”,看得人心酸。
這事兒網上炸開了鍋。有人覺得理解,畢竟現在老人出趟門真不容易。但也有人說花錢找朋友不合適,顯得人情淡薄。其實這事背后藏著不少現實問題。
國家統計局去年數據顯示,獨居老人現在占到全國老年人口四分之一。光北京就有幾十萬獨居老人,很多都不會開車。去醫院、買菜這些小事,對他們來說都是大難題。S媽敢公開要錢,估計也是實在找不到辦法了。
網上吵得最兇的就是錢的問題。有人舉例子說,去年杭州有個奶奶請小時工陪看病,最后鬧出糾紛。但也有人反駁說,花錢買服務本就正常,就像請司機一樣。
有意思的是,現在有些代駕公司開始搞新業務。他們提供陪老人出門的服務,開價比一般代駕高一倍,但訂單量還在漲。不過律師提醒,這種服務簽合同特別重要,要是沒約定好,容易出矛盾。
這事讓我想起日本那邊。他們早就有了“伴側行業”,陪老人逛街、上醫院,政府還給補貼一部分費用。國內有些地方也在試點,比如上海有社區專門培訓志愿者,幫老人跑腿。
其實S媽說的那些條件,說白了就是想找個人能長期幫忙。會開車最重要,畢竟打車軟件對很多老人來說還是太麻煩。性格陽光可能是為了聊得來,作息時間一致應該是為了避免打擾對方生活。
最近有個社交軟件剛上線了“安全同行”功能,統計顯示一周內用戶就漲了三四萬。里面大部分都是老人發布需求,年輕人接單。不過很多人還是擔心安全,說如果遇到心術不正的人,反而更危險。
上個月民政部出新政策,說要在五年內建更多社區養老驛站。現在北京東城區已經開始試點,每天有專門的護工輪流值班,幫老人處理各種事。雖然覆蓋范圍還不夠廣,但總算是個開始。
這幾天刷到部新上映的電影《獨自等待》,里面主角也是個獨居老人,靠短視頻認識朋友。評論區很多人感慨現在老人太難了。看完S媽的事,可能很多人才發現這種情況就在身邊。
最后再說說大家討論最多的那個問題:花錢能買到真心朋友嗎?這個問題沒標準答案。但至少從現在來看,很多老人更在意的是能幫自己解決眼前困難的人。管他朋友還是雇工,能解燃眉之急就行。
民政部的新政策寫著要建養老互助網絡,不過真要落實得好幾年。眼下很多老人只能自己想辦法,發錢找朋友雖然聽著怪,可要是能解決實際問題,或許就是現階段唯一的出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