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財聯社】【中國青年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朗普藏得真是太深了!
最近這段時間,特朗普的“14國關稅策略”在國際上可以說是鬧得如火如荼。
他以越南為模板,要求其他14個亞洲國家按照比越南更高的標準向美國繳納關稅,其中最高的甚至達到了40%。
按照往常的經驗來說,只要是美國出手,那這14個國家中,少了誰都不可能會少得了中國。
但奇怪的是,這次情況卻恰恰相反,中國不僅沒被特朗普“點名”,甚至美財長貝森特還懇切地表示“希望能與中方見面”。
本來大家還沒猜出來特朗普這是想要干什么。
結果沒想到,貝森特這一句話,直接為大家解了疑,原來特朗普的計劃居然藏得這么深……
特朗普關稅談判
說起來,如果沒有越南突然摻和的話,這場關稅之爭,特朗普其實已經有點騎虎難下的架勢了。
從4月2日,也就是特朗普正式宣布要對各國征收對等關稅起,差不多90多天的時間里。
除了英國以外,他沒能和任何一個國家達成經濟協議。
甚至就連英國,也只是在某些農產品、化學產品以及汽車關稅等方面與美國達成共識。
至于那些制藥或是其他領域的關稅,英美只能暫時擱置,而這也是為什么外界很多媒體都并不認為它是個完整性協議的原因。
美國幾乎什么好處也沒拿到,如果再這么下去,等到關稅延緩期一結束,特朗普勢必要面臨騎虎難下的結局。
而就在這個時候,越南卻突然站了出來。
他們不僅與美國達成了一份“奇葩”的經濟協定,甚至還向美國讓利不少。
完全開放市場就已經夠離譜了,但最離譜的是,為此越南還要付出代價,也就是那20%的關稅和40%的高額轉運費。
越南服軟了,或許是因此,特朗普也覺得自己又“行”了。
特朗普重提關稅
當地時間7月7日上午,特朗普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
他將從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緬甸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到40%的關稅。
不得不說,特朗普真是太會算計了,提高了對這14個國家的關稅不說,還順便留了一個“口子”。
關稅起征日期從7月9日延長到了8月1日。
這樣不僅不至于讓哪個國家因為承受壓力太大而“狗急跳墻”,甚至說不定還能對那些國家造成壓迫,促使對方同意他的要求。
或許也是因此,這消息一出,不管是哪個國家都非常不滿,尤其是日本和韓國。
也難怪,一直以來,日韓兩國都是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重要盟友,在前任尹錫悅政府的管理下,韓國更是積極向美國靠攏。
按理來說,美國多少也應該對日韓投桃報李,但事實顯然并非如此,不提此前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矛盾。
只從現在來說,日韓分別都被加征了25%的關稅,這比起越南來說,都還要高5個點位。
當然,也不能說特朗普完全沒有顧及盟友的面子。
畢竟從名單上來看,日韓所拿到的已經是本輪關稅戰最低的稅率了,孟加拉國35%,泰國和柬埔寨36%。
像是老撾、緬甸這兩個國家,更是直接被要求了40%的關稅稅率。
整個看下來,不難發現特朗普本輪加稅的重災區,似乎就是在東南亞,而且他們都與中國有著某種內在聯系。
簡單說,因為這些國家的勞動力比較密集廉價,它們基本上都是中國產業鏈外遷的重要承接地。
像是泰國,中國曾在這投資過不少汽車零部件廠,而孟加拉國則是中國紡織業外遷的首選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這次的關稅政策,雖說沒有在明面上扯上中國,但背后顯然是有針對中國的意思。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為什么要一邊在背地里用些針對中國的小手段,一邊卻似乎又刻意在這次關稅政策中“忽略”了中國呢?
他究竟想對中國做些什么?
特朗普的目的
其實這個原因并不難猜,美財長貝森特一句話就讓人恍然大悟。
當地時間7月7日,也就是特朗普宣布要對亞洲開始征稅的差不多時間,貝森特突然公開發言,他聲稱:
“未來的幾個星期后,我將與中方官員展開會面,并在溝通中繼續推進中美貿易問題的解決方案。”
貝森特的這句話,說實話非常令人玩味,最關鍵的就是時間問題,為什么美國非要選在幾個星期后再舉行談判呢?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來說,關稅談判都是越快越好,這樣更方便雙方交換意見,如果有成果的話,那更是要趁熱打鐵。
像是美日之間,截至目前,他們已經舉辦了7輪部長級關稅談判,光是6月份一個月,他們就舉行了2輪談判。
反觀中美之間,好不容易又傳出談判的風聲,時間居然還選在了幾周之后,這也有點太奇怪了。
其實,如果盤算一下時間線的話,可能大家就不覺得怪異的了。
之前曾經提到過,美國延長了關稅最后期限,將它從原本的7月9日更改成了8月1日。
而算一下,幾周之后的中美談判,似乎也恰巧就在這個時間點。
這實在不得不令人猜測,特朗普的計劃或許正巧就與這次針對亞洲地區的關稅戰結果有些關聯。
如果這14個國家大部分都選擇“屈服”的話,那特朗普說不定能仿照“越南模板”,對這些國家同樣征收高額轉運關稅。
一旦成功,那毫無疑問,美國完全可以借此機會,在中美之間的談判中占據優勢地位。
而如果他們沒有屈服,那也沒關系,反正美國也不至于損失什么。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能成功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畢竟截至目前,首批的這14個國家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態度似乎都并不算“樂觀”。
甚至可以說,自從特朗普重提關稅后,這些因此受害的國家,已經開始紛紛向中國靠攏。
韓國總統李在明自從上臺之后,多次表示希望盡快改善中韓關系,甚至還希望自己能來北京參與閱兵儀式。
而日本也不是例外,前兩天,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就公開表示,日本應與中國和韓國展開合作,共同應對美國。
結語
不管特朗普打算怎么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后的結果都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說白了,美國自己現在還是麻煩纏身,俄烏沖突和大跌的美股先不說,印度最近對美國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
就在前兩天,印度甚至還對美國的一家銀行罰款了484億美元。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還想要對中國做點什么,恐怕也是有心無力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財聯社】【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