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記者被抓,局勢格外緊張,下一場沖突,將在中國周邊打響?
現在連阿塞拜疆都敢指著俄羅斯鼻子叫板了。
這個曾經在俄羅斯面前乖巧的小兄弟,最近三天兩頭上演強硬戲碼:抓俄羅斯記者、推演對俄作戰方案、公開喊話要索賠,這場高加索地區的地緣較量看得人后背發涼。
事兒得從葉卡捷琳堡說起。
俄羅斯突然抓了二十多個持俄護照的阿塞拜疆裔公民,說是查刑事案件。
可沒過兩天,有兩個被抓的人在牢里死了。
阿塞拜疆這下徹底炸毛,反手就扣了俄羅斯官媒的記者。
兩邊大使館的樓梯這幾天都快被外交官踩平了,火藥味隔著屏幕都嗆鼻子。
這還不算完,去年那架阿塞拜疆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墜毀的事又被翻出來。
阿總統阿利耶夫直接把話挑明:"就是俄羅斯防空導彈打的!"雖說普京后來道了歉,但阿塞拜疆咬死要追責賠償。
這兩家子現在就像兩個互搶玩具的小孩,誰都不肯先松手。
看客別以為這都是臨時起意,矛盾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阿塞拜疆去年在納卡地區把亞美尼亞揍趴下的時候,俄羅斯這個傳統老大哥就裝聾作啞。
要說這亞美尼亞可是俄的"鐵桿盟友",駐軍都派了三千多。
結果仗打完,俄羅斯連句硬話都沒敢放。
土耳其給阿塞拜疆遞刀子的架勢倒是越來越猛,送裝備、搞培訓、簽協議一氣呵成。
現在阿塞拜疆部隊里清一色的土耳其無人機,地面部隊用的都是北約標準的夜視儀,跟三年前比起來判若兩軍。
有了土耳其撐腰,阿塞拜疆腰板挺得比電線桿還直。
俄羅斯這回是真碰上硬茬子了。
烏克蘭戰場那邊炮彈都快用完了,后方還得防著阿塞拜疆捅刀子。
要擱十年前,借阿塞拜疆十個膽也不敢跟俄羅斯叫板。
可今時不同往日,歐洲搶著買阿塞拜疆的天然氣,美國明里暗里遞橄欖枝,土耳其更是直接把軍營修到俄家門口。
前兩天剛曝光的衛星圖顯示,阿塞拜疆在納希切萬走廊建的新基地,機場跑道能停F16。
這些動作放在以前,俄羅斯早就該掀桌子了。
可眼下俄軍在烏克蘭每天要填進去一千多人,西伯利亞鐵路運兵車皮都不夠用,哪還有精力管高加索?
更讓俄羅斯冒冷汗的是經濟命脈被人掐斷。
阿塞拜疆現在每天往歐洲運的天然氣,夠填滿半個德國的儲氣罐。
歐盟剛簽的《南高加索能源通道協議》,白紙黑字寫著要幫阿塞拜疆修管道、蓋碼頭。
俄烏開戰前,阿塞拜疆60%的油氣管線都得繞道俄羅斯,現在直接對接歐洲市場。
莫斯科財政部的官員最近愁得直掉頭發——去年阿塞拜疆給俄羅斯貢獻的過境費,今年直接少了個零。
現在最危險的不是俄阿直接開戰,而是這波對抗會像流感一樣傳染。
格魯吉亞已經有人上街喊話要學習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媒體隔三差五陰陽俄羅斯。
這場面像極了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前夜,加盟共和國們爭先恐后跳船。
普京現在就像同時開著五輛失控的卡車,稍不留神就是連環追尾。
不過話說回來,阿塞拜疆也不會真傻到跟俄羅斯玩命。
別看他們在邊境搞演習搞得熱火朝天,真要和俄軍硬碰硬,土耳其可不會為個高加索小兄弟跟核大國翻臉。
前兩天埃爾多安跟普京通電話,開口就是"兄弟國家要互幫互助",這話說得滴水不漏。
阿塞拜疆鬧這一出,無非是想趁著俄羅斯病,多要幾塊糖吃。
真正得利的,是歐盟那幫拿著能源訂單偷笑的政客,還有土耳其這個兩邊通吃的中間商。
高加索地區早該明白個道理: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阿塞拜疆現在跳得歡,哪天俄羅斯騰出手來,難保不會秋后算賬。
但這次撕破臉也給周邊國家提了個醒——國際關系里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現在該害怕的反倒是亞美尼亞這種還在俄羅斯懷里撒嬌的,哪天要是俄羅斯真撐不住了,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們。
眼看著俄烏戰場還沒打完分曉,高加索又要點新火頭。
中國有句老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現在歐亞大陸上等著當漁翁的可不止一家。
這事最終怎么收場,關鍵還得看俄軍在烏克蘭能不能翻盤。
要是普京能在東烏打出個漂亮仗,阿塞拜疆立馬就得縮脖子裝乖。
可要是再拖上兩年,別說阿塞拜疆,就連白俄羅斯會不會變卦都難說。
現在最該燒香拜佛的,反倒是那些夾在大國中間的小國百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戲碼,在這個世紀還沒演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