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穿越時空,在皖北靈璧縣煥發出治理新聲。近年來,靈璧縣深入挖掘“謙和禮讓、以和為貴”的傳統治理智慧構建起“黨建領事、群眾說事、網格管事、禮讓和事、多元解事、群力防事”的立體化治理格局,將治理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古韻浸潤,文化基因激活治理末梢
靈璧縣黃灣鎮創新“1+3+3+N”工作模式,堅持以黨建為核心,打造“村黨組織一網格黨小組一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盤活“村組干部力量、黨員先鋒力量、志愿服務力量”三種力量,推行“積分管理、實事辦理、協調糾紛、微心愿,微服務、微志愿”等“N”類服務模式,構筑起“網格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著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紅色引領,多元共治編織幸福網絡
靈璧縣聚焦“融合共建”理念,發揮社區橋梁和紐帶作用,健全完善“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席議事制度,探索“評理說事點”“鄰里議事亭”等小區議事模式,落實“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的“五事聯辦”常態機制。
由小區黨支部牽頭,每月召開協商議事會,對小區業主提出的實際問題認真商討,迅速轉交辦結,構建黨組織領導、社會化共建、鄰里式共享的服務體系。
智治賦能,數字利劍破解治理千結
面對治理的“千頭萬緒”,靈璧縣以數字賦能提升治理效能。精心打造的“靈聽靈璧”智慧平臺,其核心功能“隨手拍”已成為群眾參與治理的便捷通道。無論是發現環境衛生臟亂差、公共設施損壞,還是遇到安全隱患,居民只需動動手指,用手機拍照上傳至平臺,系統便會智能識別問題類型、自動精準派單至對應的職能部門或屬地鄉鎮,平臺不僅受理快,更注重閉環管理,處理過程和結果實時反饋給群眾,并可進行滿意度評價。今年以來,平臺已高效收集并辦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各類問題事項6200余件。
下一步,靈璧縣將持續深化“六尺巷工作法”,深度激發群眾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繪就傳統智慧與現代治理交融、黨建引領與多元共治協同的善治長卷。(李夢園 李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