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俺們錯了,您原諒俺們吧。”
五個子女滿臉悔意,齊刷刷跪在邱老太面前。
邱老太眼含熱淚讓他們起來,并緊緊握住安徽省靈璧縣人民法院馮廟人民法庭法官湯曉靜的手:“謝謝法官,把俺家的家務事給說好了,俺的養老問題也給處理好了,俺再也不用擔心了。”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事情發生在2025年3月,81歲的邱老太向靈璧法院起訴自己的五個子女,要求他們盡到贍養義務。接到案件后不久,湯曉靜便和書記員楊蒙蒙趕到了靈璧縣禪堂鎮邱家村,那天雨絲紛紛揚揚落下,鄉間道路滿是泥濘。
到了邱老太家,湯曉靜了解到,邱老太在丈夫去世之后,便獨自生活。隨著年齡增長,邱老太身體每況愈下,不僅干不了農活,還需長期服藥,生活主要靠小兒子和唯一的一個女兒接濟。2024年中秋節前,邱老太因遭遇交通事故,小兒子將她接回家中悉心照料。今年春節前,小兒子媳婦與邱老太因生活瑣事起了爭執。由于生活習慣和脾氣性格的差異,邱老太說什么也不愿再和小兒子一家生活,萌生了租房獨居的想法,并讓每個子女支付贍養費。
當她找子女們商量贍養問題時,邱老太的女兒支持母親的想法,可四個兒子堅決反對,認為母親出去租房既丟面子,花費又大。而后的幾輪溝通都以爭吵收場,鎮司法所和村委會多次調解都沒能成功,無奈之下,邱老太選擇向法院尋求幫助。
湯曉靜接手案件后意識到,這件贍養糾紛涉及人倫親情,如果簡單一判了之,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可能加深家庭矛盾。只有讓雙方都相互體諒,才能真正化解矛盾,修復親情。考慮到邱老太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于是湯曉靜專程來到村委會組織調解。
圖為安徽省靈璧縣人民法院馮廟人民法庭法官湯曉靜(中)聽取當事人意見。曹亞軒 攝
調解剛開始,湯曉靜走到邱老太身邊,輕聲細語詢問道:“大娘,您對以后的生活有啥想法,都跟我講講。”
邱老太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我就想能安穩過日子,小兒子和兒媳之前對我挺好,我還是想跟他們一起住。”
了解老人的想法后,湯曉靜心中有了底。她把五個子女請到調解室,溫和說道:“大家一個一個說,把心里的想法都講出來。”
說罷,小兒子第一個提出反對意見,拒絕邱老太再住自己家,說她可以住在其他兄弟姐妹的家中。見狀,其他兄弟姐妹紛紛表示當年母親偏愛小兒子,不愿支付贍養費。
聽完子女們的傾訴,邱老太急忙解釋:“你們成家時,每家都分了土地,給了宅基地,我一碗水端得很平。小兒子成家晚,我就多照顧了他一些。這些年,小兒子和兒媳對我確實很好,我也想跟他們一起住。”
湯曉靜點了點頭,從中華傳統文化“百善孝為先”切入,語重心長地說:“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們養大,是你們最大的恩人。孝敬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每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接著,她詳細講解了相關法律規定,并嚴肅告知他們拒絕贍養父母的法律后果:“你們現在也為人父母了,要在贍養老人上給子女做好榜樣,傳承良好家風。”
老大說:“俺愿意每月出點錢,讓俺媽生活有保障。”老二、老三緊接著表態:“俺們兄弟倆愿意讓媽到家里吃飯,好好照顧她。”女兒也提出:“要不就讓媽輪流在五家各住一個月,這樣大家都能盡份孝心。”小兒子則堅定地說:“俺媽一直跟我們生活,我愿意讓媽繼續跟我們住。”
湯曉靜注意到老三眉頭緊鎖,知道他家庭負擔重,走到他身邊,耐心勸說:“老三,我知道你家里困難,可親情遠比金錢重要。在這調解室里,你們是原告和被告,走出這里,你們是血濃于水的親人。父母養育之恩大于天,你的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你們長大不容易。”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苦口婆心勸說,子女們的態度終于轉變。湯曉靜看著他們,語重心長地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你們現在都有孩子了,一定要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一家人要相互寬容理解,盡心孝敬父母。”
經過一番勸說,五個子女終于就母親的贍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決定每個子女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每月出一筆贍養費,邱老太繼續住在小兒子家中。隨著子女們贍養方案的敲定,邱老太的生活有了安穩的保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漸漸取代了曾經的爭吵與嘆息。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
記者:周瑞平 | 通訊員:殷朝云
責任編輯:閆鈺|聯系電話:(010)67550827|電子郵箱:pinglun@rmfyb.cn
新媒體編輯:孟祥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