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7 月 11 日,由許昌市建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安區人民文化館主辦的 “探尋三國古韻,傳承非遺匠心” 研學活動在新元大道文化中心大樓順利開展。來自我市的 7—15 歲的學生20余人參與活動,在沉浸式體驗中解鎖三國文化密碼,觸摸非遺技藝溫度。
本次活動以 “尋跡三國、探秘非遺” 為核心,將歷史文化學習與實踐體驗深度融合,旨在通過多維度活動,拓展青少年知識視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綜合能力。活動當天,參與者們循著歷史脈絡,開啟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化之旅。
上午 9 時 30 分,活動在新元大道文化中心大樓正式啟動。開營儀式由中韓三國文化國際研究院文化傳播大使齊暢主持,許昌學院中韓三國文化國際研究院院長黃杰分享了《三國文化在韓國的傳播與影響》,以生動的案例講解三國歷史,從政治謀略到人文精神,為學生們構建起立體的三國文化認知框架,激發大家對歷史的探索欲。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項目傳承人劉小培的指導下,學生們從工具使用到創作構思,感受 “指尖上的傳承”,認真完成了文創葫蘆手工編織,深刻理解了非遺背后的匠心與智慧。
午后的活動則將文化傳承與愛國教育相結合。在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區,從古代兵器到現代裝備,既滿足了青少年對武器的好奇心,更讓大家在歷史脈絡中體會 “強國必須強軍” 的深刻內涵,厚植愛國情懷。
隨后的互動游戲環節氣氛熱烈。三國保齡球、投壺等傳統游戲與紙杯傳水、太空夾氣球等趣味項目相結合,學生們在協作中比拼智慧,在歡笑中深化對三國文化的理解,團隊凝聚力與動手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活動現場,主辦方還為每位參與者頒發了研學證書與紀念品。
此次研學活動通過 “聽、看、做、玩、悟” 的多元形式,讓青少年在實踐中親近傳統文化,在體驗中建立文化認同。建安區人民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出此類活動,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文化傳承平臺,讓三國古韻與非遺匠心在新一代中煥發新的生機。
編輯:齊暢
審核:王淼
終審:何永超
來源:許昌交通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