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當初,我們國家能發展那么快,很大程度是靠人多力量大。但誰能料到,這個一直排在世界人口前幾名的國家,現在正無聲無息地進入一個人口死亡高峰期。
從統計看,2022年死亡人數超過了1040萬,僅僅一年后,這個數字就漲到了1110萬出頭。
看到這些一年比一年多的告別,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問題:接下來,我們很可能迎來人口死亡高峰期。
現如今從數據來看,中國確實正在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口“告別潮”。
根據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的預測,從今年起到本世紀末,我們將累計告別約12.3億中國人。
平均下來,每年約有1600萬人離世,差不多是每天4.4萬人安靜地畫上生命的句點。
而2024年這個數字已達1176萬,死亡率升至8.3‰,創下30年來新高。
更讓人心頭沉重的是,這場告別潮的高峰還遠未到來。
研究顯示,死亡人數將在2061年左右達到頂峰,那年可能會有1900萬人離開,相當于每天就有5.2萬個生命悄然消逝。
為什么這場告別來得如此集中?表面看是“變老”的直接結果。
2024年,我國65歲以上老人占比已達19.7%,差不多每5個人里就有一位老人。
可如果往深處看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導致死亡潮的真正三個原因。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歷史造成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三波生育高峰,給后來的老齡化社會創造了條件。
第一波高峰時,平均每年出生近2000萬人,到了第二波,這個數字漲到了2600萬左右,光是1963年一年就生了3000萬。
眼下,這些數量龐大的出生人群正在變成老年人。
與此同時,生孩子少的情況長期沒改善,讓老老少少的比例更失調了。七十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讓咱們國家的生育率一下子從每家生6個多掉到了1.3個左右。
這幾年雖然放開生二胎三胎了,但2022年的生育率還是只有1.18,連保持人口不減少所需標準的一半都不到。這么下去,年輕人只會越來越少。
未來幾十年,能頂上去的新生力量根本不夠,很難平衡老年人口自然減少帶來的缺口。
第二個原因就是社會老齡化的加劇。
咱們國家的人均壽命,從建國初期的35歲左右,一路漲到了2023年的將近80歲。
這本來是醫療條件變好的大好事,但沒想到,結果就是大批人一起活到了歲數很大的階段。
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現在就有差不多4000萬,占了全國人口的2.8%。可到了2050年,這個比例會猛增到11%!
道理很簡單:大家活得長了,最終走到生命終點的人,基數自然就變大了。
這第三個原因,跟看病條件差距大有關。
上海人平均能活過83歲,可貴州那邊才74歲多,差了將近10歲呢。
農村75歲以上老人去世的比例,比城里要高出三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鄉下缺醫院少醫生。
比如有些地方,中風的人從犯病到真正開始治,得等上4個鐘頭,這可比城里慢了一倍還多
此外,現在慢性病越來越常見,這也悄悄改變了人們去世的原因。
像心臟病、腦梗、癌癥這些不是傳染的慢性病,已經成了咱們國家老百姓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這些疾病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會導致長期失能和醫療需求增加,最終加速死亡進程。不過我們倒也不用太擔心,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口死亡高峰,咱們國家其實早就開始布局應對了。
現在咱們國家的養老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特別是社區和居家養老。
比如說不少地方把原來鄉鎮的敬老院升級了,變成服務一片兒的養老中心。
這兒不光有專業的人照顧,還能幫老人聯系各種需要的資源,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實在的幫助。
政府也支持公司跟社區一塊兒干,給老人送飯上門、幫著洗澡。
這樣老人不用出門,生活里那些麻煩事兒就有人幫著解決了。
農村的老人們也沒被忘掉,靠著鄰里互助、定期有人去看看問問讓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也能感覺到有人惦記著,日子不那么孤單。
而且對于那些天價墓穴,現在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了。
不少地方都砍掉了一堆不該收的錢,像海口一口氣就廢了39項收費,連骨灰盒賣多少錢,現在都卡得死死的,不讓亂開價。
不僅如此,還搞起了“網上辦白事”。
浙江弄了個“浙里逝安”的系統,家里人用手機就能把該辦的手續都弄好,省得一趟趟跑斷腿。
當然,要說真正可以解決這個的方法,當然要從根本上調整人口結構。生娃這事兒,光給點錢補貼還不夠,得繼續加把勁。
得讓年輕人上班的地方更友好,產假、奶爸假這些安排得更實在,這樣他們才敢生、愿意生。
干活兒的人本事也得跟上。
得多搞點培訓,教大家學點新本事、新手藝。這么干有兩個好處:一是找工作沒那么難了,二是干活兒效率也能提上去。那些身子骨還硬朗、又樂意做點事的老人家,也別讓他們閑著。
請回來接著干點活、或者當志愿者都行,他們經驗多,能幫上大忙,社會壓力也能小點兒。
總的來說,應對人口死亡高峰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共同努力。既要解決眼前的養老、殯葬等問題,也要從長遠考慮,調整人口結構,提高人口質量。
雖然挑戰很大,但只要咱們提前布局、綜合施策,相信一定能平穩度過這個階段,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