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職業本科高校進入公眾視野。截至目前,這類高校已達87所。經過梳理,今年將有7所公辦職業本科高校迎來其首屆本科畢業生,他們就業、創業、考公考編、考研究生,我們將目光聚焦這類高校的首屆畢業生,講述他們擁有的獨特學習經歷和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美好憧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清晨六點,王麗的身影已出現在上海某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的照護區。她細致查看智能床墊的呼吸心率數據后,走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劉奶奶的房間。兩個月的耐心溝通,讓原本抗拒護理的老人主動伸出雙手,床頭風險預警系統的指示燈在晨光中靜默閃爍。
王麗是貴陽康養職業大學智慧養老與現代家政學院2023級智慧健康養老管理專業的學生。2025年6月27日,貴陽康養職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2085名首屆職業本科畢業生迎來了他們的學位授予儀式。該校于2021年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全國唯一康養特色衛生健康類職業本科大學,也是貴州省第一所全日制公辦職業本科大學。
在首屆畢業生中,王麗的故事成為這一歷程的縮影。
王麗(左)在照護老人。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23年正值學校開始招收第一屆兩年制智慧健康養老管理本科專業,王麗抓住了這一機會。在專科學習期間,她的成績穩居專業榜首,考取了護士資格證。升入貴陽康養職業大學進入本科階段以后,則系統學習老年服務綜合評估和智慧康養技術等課程,榮獲首屆貴州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省級決賽銀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內選拔賽一等獎、國家勵志獎學金、貴州省人民醫院“優秀實習生”等榮譽。
本科實習階段,王麗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進入泰康之家申園(上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擔任養老護理師。
王麗告訴記者,平時,她的工作內容是照顧長者的日常、睡眠、飲食、排泄、喂藥、安全保護,同時處理電腦任務如體征監測、護理計劃、服務記錄,關注老人的智能床墊異常情況,把智慧技術融入護理中。
“養老護理不僅是技術,更是情感的傳遞。”王麗這樣描述她的理念。從飲食起居到健康護理,再到睡前陪聊,事無巨細。面對抗拒護理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劉奶奶,她堅持耐心溝通,兩個月后劉奶奶主動配合,并稱贊她“比親孫女還貼心”。
智慧健康養老平臺在王麗的工作中格外關鍵,那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能夠管理老年人的各種信息和服務。平臺可以整合健康監測、安全監護、生活服務、社交互動等功能,在管理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
“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在一個軟件上進行統計和管理。”王麗說。
她接觸最多的是預警系統,每個房間的風險預警系統都能在老人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聯系護理師;智能床墊監測呼吸心率和離床狀態;浴室安裝拉繩,便于老人摔倒時求助,醫護人員幾分鐘內可趕到。基于平臺數據,團隊制定個性化照顧計劃,如為糖尿病患者安排防跌倒措施和飲食禁忌,為偏好安靜的老人定制單獨活動。
為了精準服務,王麗還為獨居老人建立“健康檔案”,為中風的張爺爺設計“適老化手工活動包”,幫助老人鍛煉手部功能、重拾生活樂趣。
“我是專升本,專科階段學的是護理。本科選擇智慧健康養老管理這個專業,是因為我對養老行業感興趣,也對養老護理員的工作內容進行了了解和實踐,但我有信心能夠勝任。”她對記者說。
選擇智慧健康養老管理專業時,王麗清楚行業的挑戰,這是她深思熟慮的選擇。“養老護理員做的工作可能比護士更累,接觸的都是老人的生活起居,比較繁雜,但我也沒有猶豫。”她對學校提供的就業支持充滿感激。“挺感謝學校給了我機遇,學校在就業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為我們尋找合作的養老機構,并鼓勵我們去參觀學習,甚至做志愿者。這些經歷對我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非常有幫助。”
如今,王麗已從學校畢業,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師。“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她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