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印度是真的硬氣了,直接跟美國杠上了。
7月4日,美國的獨立日,印度宣布要對美國加征7.25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這個消息一下子傳遍了全世界。
緊接著7月5日,印度的商務和工業部長皮尤什·戈亞爾也出來表態:“今天,印度將從自己的實力出發來談判。我們有信心和任何國家競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從4月開始恢復了“對等關稅”的政策,對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發出最后通牒。
不過印度這次沒有妥協,也沒有退縮,反而選擇了“先發制人”,直接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
今年4月,特朗普發起了“對等關稅”,向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宣布:如果你不給我們美方產品開綠燈,那我們就給你加稅,來個對等的懲罰。
美國政府瞄準了印度的鋼鐵、鋁制品、紡織品等一系列主要出口產品,試圖借此壓迫印度。
在這之前印度已經有了456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特朗普顯然是想借關稅手段迫使印度屈服,打開更多的美國市場。
但他低估了印度的反應。沒有絲毫妥協,印度果斷出手,不但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做出了反擊,還選擇了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時刻,7月4日,美國的獨立日,來讓全世界看到“印度的獨立宣言”。然而印度的反擊遠不止這一次。
美國以為憑借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能夠輕松操控世界各國的經濟政策。但印度手中有著足夠的反擊籌碼。
2024年印度對美出口總值高達874億美元,而美國對印度的出口僅為418億美元。這一貿易差額,給印度的反擊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從數字上看,印度早在很長時間之前就積累了強大的反擊能力。456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不僅讓印度擁有了經濟上的底氣,而且為它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增加了籌碼。
特朗普是否認為印度在經濟上會被它所制約,顯然過于樂觀了。印度完全可以憑借這份順差進行反擊,硬碰硬。
印度并不是只依賴貿易順差來維護自己的經濟獨立。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政府早已制定了詳細的戰略規劃,推動國內制造業崛起。
2019年,莫迪政府提出了“印度制造2.0”計劃,意在通過擴大本土生產、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逐步改變印度作為全球制造業“外包工廠”的角色。
這項計劃背后的思路十分明確:要讓印度脫離對美國、對西方的過度依賴。通過本幣互換協議,與阿聯酋、俄羅斯等國加強經濟合作,印度正在通過多元化的策略,打破美國的經濟“控制鏈條”。
“印度制造2.0”計劃已經是印度政府的重大戰略,這是要發展制造業,更是要打破對美國的依賴,從全球產業鏈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在這場與美國的經濟較量中,印度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它的每一步都在為擺脫外部經濟制約,增加自主性。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印度還通過司法和法律層面加強了對美國科技巨頭的監管。
例如,印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要求谷歌、Meta、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補交巨額稅款,并進行數據和廣告業務的全面審查。
這一舉措無疑是印度在與美國的經濟博弈中,進一步展現了其控制經濟主權的決心。
這并非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貿易糾紛,而是全球經濟規則的大較量。在印度政府看來,保持自己的稅務和數據主權關乎國家利益,甚至關乎經濟的未來。如果印度不在這一領域做出反擊,外部壓力將無可避免地干擾其經濟發展。
隨著美印貿易戰的升溫,印度在外交政策上的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過去,印度一直采取“戰略自主”的外交策略,試圖在中美兩大超級大國之間保持平衡,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然而這一次印度顯然改變了立場,選擇不再局限于美國的經濟霸權框架內。在2025年7月的金磚國家峰會上,印度明確表態支持反對單邊關稅政策。
這標志著印度不再是西方的附庸,已經開始在國際舞臺上主動發聲。尤其是印度與阿聯酋、俄羅斯等國簽署本幣結算協議,進一步增強了印度的經濟獨立性,也使印度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印度在全球多邊平臺上的發言逐漸開始影響全球經濟秩序。印度不再為美國“站隊”,它尋求的是一種更加獨立、平等的經濟關系,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秩序的構建中,它的聲音越來越重要。
在美印貿易談判的過程中,特朗普政府不斷要求印度削減對進口農產品的關稅,特別是要求印度開放轉基因作物市場。
然而印度政府明確表示,農業領域是其“紅線”,絕不容妥協。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產業,而且其農業和乳制品行業關系到數以億計民眾的生計。
一旦開放轉基因農產品進口,低價的美國農產品可能會沖擊本土市場,甚至引發農民的反抗。
更重要的是糧食安全是印度的國家安全之一,任何妥協都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政治后果。
對此印度政府并沒有絲毫動搖,它堅決捍衛國家農業主權,避免美國通過市場控制影響印度的經濟和政治穩定。
在特朗普發布最后通牒時,他本以為通過極限施壓可以迫使印度屈服。然而印度的回應讓特朗普陷入了外交困境。
印度沒有按美國設定的最后期限妥協,反而選擇在自己的節奏下推進談判,顯示出其在貿易談判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
印度商務部長皮尤什·戈亞爾直言不諱地表示,印度的談判不會受到美國最后期限的限制。印度已經擺脫了過去對美國施壓下的被動角色,開始主動掌控局面。
這一舉措令特朗普感到震驚,原本以為自己能夠通過施壓迫使印度妥協的策略,居然被印度直接反擊。
印度的這次反擊是一次貿易戰的勝利,它的背后更是一種經濟獨立性和外交自主性的崛起。印度不再是過去那個容易被動的經濟體,而是逐漸轉型為在全球經濟中擁有發言權的強大力量。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挑戰了全球貿易秩序,但印度的強硬回應卻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同的印度:它不畏強權,敢于反擊,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開始在全球經濟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這場貿易戰的最終結局,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在美國的“單邊主義”面前,印度的堅定反擊無疑為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構注入了新的力量。特朗普的戰略或許面臨調整,而印度的獨立宣言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