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將反制”的警告還未散去,莫迪察覺局勢不妙,將美國告上WTO的同時,還主動吹捧金磚國家。中國的警告和印度有什么關系?莫迪吹捧金磚又意欲何為呢?
再有4天,美國就“對等關稅”的暫緩90天期限就要結束了,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4日,特朗普已經明確宣布,對那些還未和美國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美方將以通告函的形式告訴它們要加多少關稅,新稅率最低為10%,最高上限高達70%,比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初期的50%還要高。
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立場已經開始動搖,例如越南在7月2日已經和美國簽署貿易協議,48小時后柬埔寨也選擇了妥協,這讓國際社會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亞太地區,尤其是在日韓印這三個和美國關系密切的國家。
然而美日已經連談6場,石破茂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甚至還公開嘲諷稱,與其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來維護國家利益。這番言論讓特朗普暴跳如雷,大罵日本不懂感恩,所以他會對日本加征最低30%的額外關稅,此前25%的汽車關稅短期內也不會取消。從這里來看,美日已經在關稅問題上鬧掰了,第二輪關稅戰開始之前大概率不會妥協。
韓國方面的態度也非常微妙,新任總統李在明在上臺后的第一通電話打給了特朗普,希望能夠盡快簽署貿易協議。但在7月3日接受采訪時,李在明卻改了口風,稱韓美雙方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和美國談判十分困難。于此同時,他在同一天還再次示好中國,強調自己會奉行“實用主義”,優先改善和中國之間的關系。
至于印度如何選擇,這就相對復雜一些。要知道,印度總理莫迪是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說難聽點兒就是墻頭草,他執政期間的印度沒有陣營之分,只看利益,誰占優勢、誰給的多就支持誰。
自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延長90天之后,印度就開始了他的操作,先是在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印前一天對中國鋼鐵加征12%的臨時關稅,并喊話特朗普要盡快實現磋商,簽署貿易協議。但隨著印巴沖突、G7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美印關系就開始微妙起來,甚至有些“反目成仇”。據環球網7月5日報道,印度已經向WTO遞交申請,就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做出回應,計劃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對等關稅到期只剩下4天時間,印度妥協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事實上,促使印度態度如此強硬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外交部此前就公開表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犧牲中國利益為前提討好美國,一旦發現這種情況,中國必將反制。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美國掀起這場關稅戰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對75個國家暫緩90天期限也是為了拿出讓美國滿意的條件對中國實現地緣孤立。此前特朗普就明確表示,“建議”各方能夠在遞交給美國的貿易協議草案中加上“減少從中國市場購買商品”等條件,以示和美國談判的決心。
這可不是空口無憑的污蔑,在7月2日越南和美國簽署的貿易協議中,其中一條規定:第三方從越南轉運出口的商品將被加征40%的關稅。而中國不僅是越南的鄰居,更是越南的最大貿易伙伴,特朗普擺明了還是要針對中國。
但在印度看來,中國從關稅戰打響之前就對美國加稅的舉動展開對等制裁,過去3個月的態度也是強硬的一塌糊涂,逼得特朗普都不得不向中國妥協求談判,這讓莫迪看到了中美之間在貿易領域的相處方式,在美國沒有實現制造業崛起的情況下,很難在和中國的博弈中占到便宜。
前面我們也說了,印度是個投機主義者,現在中美之間高下立判,為了自身利益不遭受長久損失,莫迪自然要改換立場支持中國了。在剛剛召開的金磚峰會上,印度總理莫迪在登機前往巴西參會之前強調,作為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印方希望建設一個更加和平、公正、民主的多極化世界秩序。
但諷刺的是,印度這幾年頻繁缺席金磚峰會,甚至還公開唱反調,例如:拒絕人民幣成為金磚內部結算機制的流通貨幣,反對金磚擴員等等,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讓印度在金磚內部被邊緣化,現在突然轉變甚至“吹捧”金磚國家,將其抬升到一個重要高度,未必沒有討好中國的意思,希望能夠借此獲得利益。
總而言之,印度的舉動從來都不能以常理揣測,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成員應該睜大眼睛,避免被印度欺騙或者算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