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中國一旅行團在意大利遭撬車洗劫,引發熱議。
當時,30名游客下車用餐不過20分鐘,返回時大巴內的行李、護照、所購奢侈品乃至剃須刀被洗劫一空,總損失逾百萬元。
這并非中國游客在歐洲遭打劫的偶發事件。
實際上,近年來,從巴黎艾菲爾鐵塔下的暴力搶劫到米蘭街頭的“飛車黨”,從倫敦酒店房間的悄然失竊到羅馬景點假警察的團伙作案,中國游客的歐洲之旅正淪為這些地方盜竊產業鏈的“盛宴”。
就在2025年6月,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巴黎地鐵站見義勇為,當場制服正在行竊的吉普賽小偷團伙成員。
該女生反扣小偷手腕并高呼報警,引發周圍游客集體圍堵,最終協助警方抓獲3名慣犯。
該事件視頻在TikTok獲千萬播放,被歐洲媒體稱為“亞裔女孩的治安反擊戰”,當地華人組織隨后發起“反扒志愿者”行動,兩周內協助破獲5起針對游客的盜竊案。
歐洲的社會治安要中國人被動參與治理,可以說讓歐洲的“節操”碎地了。
過去,我們的媒體和思潮對西方過度美化,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歐洲是文明、發達且安全的象征。
但當國人真正走出國門,語言文化的障礙、依舊保留的國內安全的行為習慣,以及較低的警惕性,使得他們在面對歐洲復雜的社會環境時,毫無防備。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進步,中國人在國外被普遍視為有錢人,成為了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
特別是,近年來,歐洲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停滯與低迷,社會問題愈發嚴重。
一些盜竊團伙呈現出專業化發展的趨勢,他們熟悉中國游客的行程規律和消費習慣,甚至掌握了游客的心理弱點,從而能夠精準作案。
然而,這些國家社會管理卻存在漏洞,法規不嚴,警察執法效率更是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犯罪行為的發生。
以意大利為例,意大利法律規定首次盜竊且金額低于5000歐元者,通常僅被判處社區服務或罰金,無需承擔監禁刑罰。?
意大利盜竊案破案率不足5%,游客報案常被要求跨區域處理或直接擱置。米蘭警方曾透露,贓物追回率不足3%。
也就是中國游客在外被盜,更多的還是吃了“啞巴虧”。
盡管現在的中國,國力已經大幅提升,但全力維護中國游客在海外的合法權益也很不容易。
要讓中國人在國外真正贏得在國內對待外國人類似的尊重,讓所在國家將損害中國人利益,乃至生命財產安全的事當作大事來認真對待,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許,我們對外國人以禮相待,甚至前些年某些習慣性超國民待遇的待客之道,它們可能永遠也沒有條件學,更不會去學。
這些年,走出國門的中國人在領略世界多元風光的同時,也通過對比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好”。
中國游客作為國際旅游市場的重要消費群體,為世界各地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但一些國家和地方卻因治安問題,自斷財路。
此次中國旅行團在意大利遭撬車洗劫,又一次警醒國人,出國旅行不僅要欣賞風景,更要提早切換外國安全模式,時刻保持警惕,注意自身安全。
這個反面教材就是對中國人最好的教育這一,極富深意,特別是對那些還沉溺于“外國月亮比中國圓”舊敘事中的國人來說,教益更大。
也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客觀認知今天中國社會的長足發展進步,不妄自菲薄,還是要增強自信,將憂患意識轉化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經濟社會持續向前的群體合力。
如此之下,國泰民安,我們則定乾坤、贏天下。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評論員解筱文(zgmjp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