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而言,張桂梅老師是老師、是校長,也是媽媽。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點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光,讓我知道,‘走出大山’從來不是為了遠離,而是為了幫家鄉的人開辟一條道路,實現一代代的托舉。”上海海洋大學英語專業學生馬天宇來自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很快,這個來自大山的姑娘又將奔赴大山,用奉獻為青春書寫新的篇章。2025年上海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出征儀式今天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舉行,包含小馬在內的400名大學生志愿者將前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祖國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務工作。與此同時,來自本市12所高校145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也將前往中西部各教學點位開展為期1年的教學服務工作。
據悉,上海西部計劃項目自2003年起開展至今,已累計選派6035名優秀應屆高校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赴西部基層一線開展志愿服務。今年3月,上海啟動2025年西部計劃工作。來自本市55所高校的2200余名應屆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踴躍報名參加。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25屆本科畢業生謝鑫將挑起學校第27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的職責。謝鑫表示,自己會帶領支教隊員“用眼睛去發現西部大地的堅韌與希望,用耳朵去傾聽鄉親們最真實的心聲,用內心去感應時代跳動的脈搏。用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上海科技大學的顧倩是一名生物學專業的博士生黨員,她渴望將實驗室對微觀世界的探索,延伸到西部廣袤的土地上,也期待能夠深耕基層一線,破解基層民生的“真問題”,在不同賽道書寫同樣精彩的青春故事。
來自上海商學院的2025屆本科畢業生黃星宇,是一名在西藏林芝服役兩年的退役大學生士兵,此次將以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身份再次回到西藏,立志在這片“缺氧不缺精神”的土地上繼續奉獻青春,“做一顆種子,做一座橋梁,做一盞明燈。”
為了助力志愿者成長與發展,上海今年啟動“申情西望”心理支持服務計劃,依托上海12355青少年服務臺為志愿者們開展線上團隊輔導與咨詢。一項職業生涯陪伴計劃將聯動部分上海高校西部計劃項目辦,設計具有較強針對性和指導性的職業規劃發展課程,幫助志愿者更好分析自身優勢特點,選擇未來職業發展方向。
今年,西部計劃上海市項目辦還將依托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四所高校,創新探索建立集中服務派遣模式,組建相對整建制的團隊參與西部計劃。四所高校西部計劃志愿者團隊擬投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喀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草湖項目區)等服務地,有針對性地圍繞當地重點需求產業開展調研和對接,發掘、孵化或帶動相關項目發展。四所學校將集中本校產學研資源,在后方為團隊提供系統性助力和持續性指導。
原標題:《2025上海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出征!曾就讀于華坪女高的她將重返大山》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梓華 通訊員 陳詩松 劉昕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