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400名大學生志愿者,剛剛出征赴西部基層開展1至3年志愿服務。他們中,有一位張桂梅校長的學生,云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彝族畢業生——馬天宇。如今,她在滬學成,成為上海海洋大學西部志愿者之一,也是今年“西部計劃”云南隊的一員。對于恩師張桂梅,從上海再返西部的馬天宇直言:“張老師在我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2018年,馬天宇進入華坪女高學習,在張桂梅老師身邊度過了意義非凡的3年。“張老師相信教育是走出大山的希望。她希望我們走出大山后,將來還會回來一部分人,回來再托起大山的希望,讓大山變成造福人民的寶山,不再是困住我們的山。”
被學生愛稱為“媽媽”的張桂梅身體抱恙,但每天清晨5點多就起床陪學生早讀,直至凌晨才休息,而且寒暑假堅持家訪。這些身影,都深深烙印在馬天宇心中,讓她真切感受何為“燃燒生命,點亮信念之光”。
四年前的2021年,馬天宇通過高考來到上海求學。大學期間,在學校開展的各類宣講活動中,她了解了堅守西部基層工作者和援滇支教志愿者的奉獻,更深領悟了張桂梅老師教導的真諦:“‘走出大山’從來不是為了逃離,而是為了提升自我后更好地建設家鄉,為山里的人們開辟道路,實現一代代人的托舉。”
因此,當今年西部計劃招募啟動,馬天宇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表示:“對我而言,張桂梅老師是老師、是校長,更是媽媽。這次赴西部志愿服務,我將努力傳承張老師的精神,把青春奉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憑借專業所長,服務地方所需。作為一名英語專業學生,馬天宇深知即將奔赴的鄉村建設崗位可能與所學專業有距離。但她了解到自己的服務地云南昆明石林縣的西街口鎮,被譽為“中國人參果之鄉”,便萌生了清晰的計劃——發揮語言特長,做好當地外宣,推動鄉村旅游國際化,助力地方經濟振興發展。她更期待,經過這段寶貴經歷的淬煉,未來能報考西部地區基層崗位,從基層做起,為家鄉建設貢獻持久力量。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上海海洋大學共有30名像馬天宇一樣的同學通過層層選拔,成功入選2025年西部計劃。他們即將正式啟程,奔赴西藏、云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投身于基礎教育、服務三農、醫療衛生、基層青年工作、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將青春熱血揮灑在西部廣袤的土地上。
此次,學校團委為即將奔赴服務地的2025年西部志愿者們準備了服務包,為他們送行。自2003年實施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以來,全校已累計選派176名優秀應屆畢業生,分赴新疆、西藏、貴州、重慶、云南、甘肅等地區開展志愿服務。未來,海大將持續發揮“西部計劃”的示范導向作用,鼓勵和引導更多畢業生投入服務西部計劃。
上海西部計劃項目開展12年來,已累計選派6035名優秀應屆高校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赴西部基層一線開展志愿服務。今年3月,上海啟動2025年西部計劃工作。來自本市55所高校的2200余名應屆畢業生和在讀研究生,踴躍報名參加、接受選拔。
原標題:《張桂梅的女學生,上海學成、重返云南,扎根“中國人參果之鄉”》
圖片來源:受訪高校
題圖說明:馬天宇今年畢業。
來源:作者:徐瑞哲 徐凌 李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