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重拳之下,財報造假終現原形。7月8日晚間,*ST京藍(000711)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黑龍江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這份文件揭開了公司2020年通過“蘇化1號”項目虛增收入1.63億元、虛增凈利潤5770萬元的造假黑幕。幾乎同時,云內動力也公告收到云南證監局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2021年和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簡稱變更為“ST云動”,7月10日復牌。
兩家問題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同時曝光,引發市場震動。投資者維權通道隨之開啟,一場針對造假公司的索賠行動正在集結。
虛增利潤近 6000 萬, *ST 京藍再次被罰
黑龍江證監局的處罰告知書揭示了*ST京藍造假的詳細路徑。2020年6月,其子公司中科鼎實在“蘇化1號”項目中,通過虛假投入成本方式確認完工進度。
在“原位熱脫附基礎建設相關工程未施工”的情況下,該公司直接確認收入,最終導致*ST京藍2020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1.63億元,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的14.06%;虛增凈利潤5770.75萬元,占當年披露凈利潤絕對值的2.27%。
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這并非*ST京藍首次觸碰監管紅線。2023年11月24日,該公司就曾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當時證監會的調查顯示,*ST京藍2021年、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未按規定披露商譽減值信息,2021年度少計提商譽減值損失,還存在2021年度、2022年度少計提壞賬準備。
財報顯示,*ST京藍2019年至2022年連續四年虧損,2023年靠大額債務重組收益和資產處置收益勉強盈利,但2024年再度陷入虧損,歸屬凈利潤虧損高達1.1億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26億元,歸母凈利潤仍為負值,虧損1295萬元。
此外,公司人事震蕩也備受關注。6月30日,黃佳慧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證券事務代表職務;7月3日,公司董事、副總裁韓志權宣布辭職。
財務造假觸目驚心,云內動力股票更名 ST 云動
與*ST京藍幾乎同步,云內動力也收到了監管的處罰書。云南證監局查明,該公司2021年和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違規行為觸目驚心。
監管查明,公司財務造假手法多樣,包括銷售和采購返利、供應商索賠補償、期間費用的會計核算不準確;未實際交付貨物但開具發票并確認收入;跨期確認收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及應收賬款信用減值不準確;未計提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等。
監管處罰毫不手軟:云南證監局擬對云內動力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0萬元罰款,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罰款。
因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財務指標存在虛假記載,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云內動力”變更為“ST云動”,公司股票停牌后將在2025年7月10日復牌。
投資者維權通道開啟,索賠條件正式明確
兩家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已成定局。根據證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導致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可依法主張民事賠償。
隨著兩份處罰事先告知書的下達,投資者的維權行動正式啟動。專業律師團隊已開始征集符合條件的投資者。
針對*ST京藍的最新違規行為,索賠區間更新為:于 2021 年 4 月 27 日至 2025 年 5 月 30 日期間買入,并在 2025 年 5 月 31 日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 值得關注的是,*ST京藍此前已有違規記錄。針對其首次違規,在 2022 年 4 月 28 日至 2023 年 7 月 12 日期間買入,并在 2023 年 7 月 13 日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 仍可參與索賠。
ST云動的索賠條件也已明確:于 2021 年 4 月 29 日至 2024 年 4 月 15 日期間買入,并在 2024 年 4 月 16 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 可加入維權行列。
符合條件的股民,可關注“ 投資快報 ” 公眾號, 通過右側“股民索賠” 菜單欄加入維權行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