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始電動車新國標標準正式實施,要求電動車必須配備腳蹬子,甚至認為沒有“腳蹬子”的車輛一律屬于超標車。好消息來了,從2025年9月1日起,工信部新規正式實施,電動車腳蹬正式取消,3.5億車主將告別“蹬不動”的時代。
電動車腳蹬子將正式被取消
2025年,工信部重新優化與調整電動車新國標標準,目前已經明確,9月1日起,修訂版的新國標標準將正式實施,電動車的腳蹬子將被正式取消,以后生產的電動車不用再配備腳蹬子了。
這一次工信部取消了強制性腳蹬子的要求,標志著電動車的管理理念發生變化,由原來的“自行車電動化”開始轉向“電動車合規化”,以前認為有腳蹬子才屬于電動自行車。
另外取消腳蹬的以后,不僅僅告別蹬不動的時代,而且還同時取消腳蹬子的整體結構,包括電動車牙盤、鏈條等等,能夠給電動車減重3~5公斤,可以提高電動車的操控靈活性,更適合老年人或女性騎行。
取消腳蹬子的強制性要求,對于重新設計,電動車也有有利的一面,可以簡化車架工藝,而且還能降低電動車的生產成本。
新規實施后,電動車還有三大利好
9月1日起,電動車新國標標準正式實施,不僅取消了腳蹬子,而且該新規實施以后,電動車還有三大利好。
增加電動車續航里程
在新規中還明確將會調整電動車的整車重量,原來最高重量為55公斤,新規實施以后,重量調整到63公斤,這意味著電動車可以安裝更大容量的電池,可以讓電動車實現更遠的續航,以后的電動自行車續航里程也能夠達到百公里。
增強電動車的安全性
新規實施以后,明確要求提高電動車的防火性能,電池組需要強制通過30秒阻燃測試,而且提高車輛線束的防火等級,提高防老化效果,避免長時間使用老化,出現電動車線路起火。
另外還減少了電動車塑料件的使用比例,要求不能超過整車重量的5.5%,避免電動車起火燃燒產生毒氣,有效地提高了電動車的安全性能。
電動車配備北斗衛星定位功能,同時也可以選擇添加動態通信功能,可以為電動車設置電子圍欄,如果有異動,或者超過電子圍欄將會發送告警短信。
提高電動車的實用性能
不再強制安裝腳蹬子,可以取消腳蹬子結構,可以為電動車提供更大的空間,這有利于提高坐桶容量,或者增加前后擋距,讓電動車擁有更寬敞的空間。
通過北斗定位的智能化的功能,可以實現遠程管理電動車,除了查看車輛位置以外,還可以查看車輛剩余電量的各種信息,確認車輛是否充電等等。
總結
從9月1日起,工信部的電動車新規重磅實施,正式取消了電動車腳蹬子的功能,以后的電動車再也不會出現“蹬不動”的情況,同時新規實施后,電動車還帶來三大利好,可以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增強電動車的安全性、提高電動車的實用性,對于廣大車主來說都是好消息。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