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封面新聞報道,美國首富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聲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瞄準明年的國會中期選舉,爭取在參眾兩院占得一席之地。馬斯克曾大力捐助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競選活動,美國輿論認為他在不少年輕選民轉向支持特朗普和共和黨方面頗有“功勞”。但特朗普上任將滿半年之際,馬斯克與其矛盾日益公開化,如今“另起爐灶”,對共和黨以及美國長期以來共和、民主兩黨輪流執政的政治格局可能產生什么影響,備受輿論關注。
馬斯克(資料圖)
“美國有過成功的第三黨嗎?”在馬斯克宣布創建“美國黨”兩天后,《今日美國報》7月發文,稱美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兩黨制。雖然在20世紀和21世紀,第三黨候選人曾在地方和全國選舉中取得進展,但他們始終未能真正觸及權力中心。《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稱,美國的兩黨制幾乎和這個國家本身一樣古老。200多年來,每一位美國總統都屬于這個國家的兩大政治團體之一——要么是聯邦黨人,要么是民主共和黨人;要么是民主黨人,要么是輝格黨人;從林肯時代開始,要么是民主黨人,要么是共和黨人。
這個“美國黨”的誕生,直接導火索就是馬斯克跟特朗普鬧掰。馬斯克辭了那個“政府效率部”的職務后,倆人關系就急轉直下。雖然6月那會兒好像短暫和好了,但后來的“大而美法案”一出來,馬斯克徹底翻臉。這法案不僅把拜登時期給電動車的稅收優惠砍了,連汽車行業的污染懲罰標準也給廢了。這下好了,那些油車廠子不用再向特斯拉買“碳積分”了。要知道,特斯拉靠賣碳積分就賺的,比賣車本身的利潤還高!
不過,成立新黨派并非易事。首先,特朗普政府隨時可能依據稅改法案,對馬斯克旗下企業享受政府補貼的情況進行嚴查,甚至直接將馬斯克驅逐出境。有分析指出,盡管馬斯克曾經活躍于美國權力核心圈子,但“美國黨”的成立,無疑會加劇美國政壇的分裂,甚至動搖特朗普的基本盤,這顯然是其無法容忍的。在此背景下,馬斯克和特朗普之間的博弈很可能會升級。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布長文,稱“看到馬斯克在過去五周徹底‘脫軌’,根本成了‘火車事故’,感到很難過”。特朗普嘲諷馬斯克試圖在美國體制內建第三黨的選擇,稱馬斯克“甚至想成立一個第三政黨,盡管它在美國從未成功過——這個體制似乎并不是為第三黨設計的。第三黨唯一擅長的,就是制造徹底的顛覆和混亂”。
美國歷史上不缺刺殺總統的案例,原因就是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作為商人的馬斯克如果能夠成為美國國會的一黨,必然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對于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是威脅,而且美國的政治生態也會被打破,全世界但凡超過三個黨派的國家有多亂比比皆是前車之鑒,美國不可能允許第三黨的出現。美國歷史上并非沒人嘗試過挑戰美國兩黨,億萬富翁羅斯·佩羅于1992年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總統,贏得了近五分之一的普選票,但在大選中卻未能贏得任何州的選票,最終比爾·克林頓勝出。
馬斯克與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媒體和專家指出,馬斯克與特朗普從親密無間到走向決裂,均是出于政治權力、經濟利益等考量。在美國黨派政治高度極化對立的背景下,馬斯克的新政黨前景如何尚是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權力游戲”,卻是美國政治持續極化與混亂的現實反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