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不吭造了7艘準航母,美國才發現,原來真正對手已不是俄羅斯
前幾天美國剛宣布要給日本商品加稅,沒想到向來順從的東京這次突然腰板挺直了。
就在兩國陷入僵局時,日本海軍把掛著F-35B戰機的航母開進美國西海岸搞夜間演練,讓華盛頓當場卡了殼——這哪還是當年跟在美國屁股后面的小老弟?
事情得從7月說起。
加州圣迭戈軍港外頭,日本的"加賀"號準航母突然玩起高難度動作。
美軍技術人員親眼看著他們的F-35B艦載機在日艦上起降,測試單子列得比自家航母還全。
說是聯合演練,其實日本早就開始偷摸升級:2021年改裝的"出云"號只能在家門口試試水,今年直接把測試場搬到了美國后院。
甲板防高溫材料參數、光電校準系統,全用的美軍現役航母技術。
東京嘴上還喊"多用途驅逐艦",實際上人家把預算報告翻開來,今年光防衛費就砸了8.7萬億日元,頂得上某些國家全年軍費總和。
更狠的是日本軍工產業鏈。
三菱重工不光會造F-35整機,現在連核心的發動機矢量噴口都能自己搞。
美軍火商眼巴巴看著"烈風"六代機試飛數據外流,表面上還得陪著笑臉做技術指導。
五角大樓文件里那個新詞兒"潛在自主航母打擊群"聽著文明,說白了就是防著日本哪天突然拍出三支航母編隊。
現在東京手里攥著7艘準航母,2025年前要把宙斯盾艦和隱形護衛艦鋪滿生產線,連美國智庫都承認這是"二戰以來亞太最大的武裝力量異變"。
這事真不怪美國反應慢。
當初特朗普親自給日本軍事松綁,105架F-35訂單簽字時笑得像朵花。
誰能想到東京動作這么快?現在日本防衛白皮書直白寫著"區域突擊作戰平臺",預算案里還夾帶私貨——800億搞衛星加密,1600億升級航母打擊群,軍費直接綁定了三菱、川崎這些財閥的產業鏈。
美國現在想掐脖子都難,人家早把造船廠、軍工廠全編進了防衛計劃。
看著日本艦隊在西太平洋橫沖直撞,我倒覺得這事給咱們提了個醒。
如今055大驅守著海岸線,東風快遞覆蓋全域,拼硬件咱誰都不怵。
關鍵是得看清國際局勢的彎彎繞——盟友翻臉比翻書快,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己攥在手里的硬實力。
日本現在敢跟美國亮爪子,不就是因為軍工產業鏈自主了?所以說到底,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才是大國安身立命的根本。
現在東京這套操作其實挺聰明。
明面上喊著"保護航道安全",背地里造船廠機器聲轟隆響。
美國現在卡在烏克蘭和西太平洋中間,既舍不得日本這個橋頭堡,又怕養虎為患。
要說日本真敢單干倒未必,但手握籌碼跟大哥討價還價是肯定的。
這事也給所有國家上了堂課:靠山山會倒,強軍強的是自己腰桿子。
現在咱們三大航母成體系,火箭軍的東風快遞全球包郵,任他風浪起,我自巋然不動。
日本這波折騰說到底,還是給咱們當了回反面教材——真正的安全,從來不是靠別人賞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