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烏開戰時,烏軍仍是一支傳統的蘇系重裝部隊;全軍有兩個現役坦克旅,外加一個現役坦克營,此外在各作戰旅中,大部分都有坦克營,少部分為坦克連。
除了現役的這些坦克外,烏軍預備役單位和兵工廠內還有些老式或者說尚未整備好的坦克。
至開戰后,烏軍先后激活了預備役第3、第4、第5坦克旅的番號,并且在新組建的大量作戰旅中,依舊保持了營/連建制的坦克分隊。
大規模編制的擴充,顯然需要大量的坦克,烏軍當時的坦克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項:
A:加速整備國內現有的老舊坦克,即便其狀態并不甚理想,但能用即可;
B:利用戰爭初期在蘇梅、哈爾科夫等方向繳獲的大量俄軍遺棄坦克,將其整備后為己所用;
C:西方將能夠搜落到的蘇系坦克,不斷地轉交給烏軍。
所以扣除掉戰損之后,烏軍在開戰初期的坦克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但隨著戰爭的持續,作戰裝備的消耗量極大,而上述的幾項來源終究是有限的,這就使得烏軍的坦克保有量日趨緊張。
因此烏克蘭尋求其“盟友”們供應真正的西式坦克,后者在2023年初逐步開進烏國內,其中包括豹2A4/A6、Strv-122(豹2A5改)、M1A1、挑戰者2、AMX-10RC(烏軍將其定位為坦克)等。
不過上述坦克的數量不算多,豹2A4當時大約有2個營、豹2A6約有1個簡配營、Strv-122(豹2A5改)是1個連、M1A1為1個營、挑戰者2也是1個連、AMX-10RC大約是1個營。
因為型號并不統一,而且數量也不算多,所以這些坦克絕大部分都直接配備給了非坦克旅,如第21機步旅、第33機步旅、第37陸戰旅、第47機步旅、第82空突旅等。
可能只有第1坦克旅才分得了一個豹2A4營,后期還可能補充給了第33機步旅。
這些坦克在2023年夏季后開始逐漸損失,并未起到烏克蘭和西方預想的作用;而且隨著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參與反裝甲作戰,俄烏兩軍的坦克生存力都大為下降,損失率進一步提升。
對烏軍來說更不利的一點是,俄軍有坦克生產能力,且其可用于整修改裝的老式坦克基數更大,故而俄軍坦克的損失數雖然大于烏軍,但其可用于前線的數量更大于烏軍。
而且由于2023年夏季后,俄軍是推進的一方,這使得俄軍的戰損裝備可以回收,其中相當大部分能夠修復后再使用;烏軍不僅繳獲對方重武器不易,己方的戰損重武器往往也被俄軍繳獲拖走。
危機之下,烏軍大部分旅隊的坦克營逐漸被打成了坦克連,甚至坦克排,而實難以補充。
至于坦克旅編制的維系,實際上也逐漸“名存實亡”。
有不少網友看到這里可能會覺得很不以為然,因為從俄烏戰爭大量的戰地視頻可見,坦克真的是“太容易”被打爆了,甚至于每天俄烏兩軍公布的視頻中,都有打坦克的鏡頭。
所以,認為“坦克無用”,沒了也就沒了的看法應當說還是很有市場的。
但實際上坦克現在的戰場生存力下降,并不代表其無用,因為相較于其他陸戰武器,它還是屬于那種“不太容易”被打爆的。
前面說“太容易”,這里又說“不太容易”,這不是沖突了嗎?
非也,因為前者是感官認知,而后者是就實際戰場的情況而言的;畢竟打掉一輛坦克和打掉一輛輕裝甲車的難度并非統一水平,而兩者之間的突擊力和火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簡言之就是在俄烏當前陣地戰的模式下,兩軍都需要用坦克來充當進攻尖刀或者說是防守反擊的利器,有沒有坦克對于部隊能力和信心的影響還是不小的。
也正是因為此點,所以烏克蘭還是不斷向西方尋求坦克的支援,其中包括后繼批次的豹2A4、澳大利亞的M1A1以及歐洲整備好的更多豹1A5系,還有從法國佬那里掏來的AMX-10RC。
對于這些裝備,烏軍各旅隊都是瞪著眼睛,誰都想要的。
所以,坦克到底有沒有用,其實烏軍各部就可以給出答案——給你部增配一個坦克連,要,還是不要?
沒有任何一支烏軍部隊的答案會是:坦克無用,不要。
恰恰正是因為“僧多粥少”的緣故,促成了烏軍坦克旅的編制改革。
如文章開始時所述,烏軍有2個現役坦克旅,即第1坦克旅、第17坦克旅;開戰后激活了預備役第3坦克旅、第4坦克旅、第5坦克旅。
其中前四個坦克旅都是直接參與前線作戰的,而第5坦克旅則被迫作為“訓練單位”,因為該旅每次訓練好后,各坦克營、連就被前線部隊“瓜分”了。
直到該旅全部配置豹1A5系開赴前線后,才作為戰斗部隊出現在戰場。
可是在別的旅隊只有幾輛坦克,甚至一輛坦克都沒有的情況下,第5坦克旅的整建制參戰,自然成為了友軍的“目標”。
于是乎,第5坦克旅還是被“瓜分”了,其分出坦克配備給第68獵兵旅等部,自己則加配步兵,轉型為了“重型機械化”旅。
在第5坦克旅之前,第17坦克旅也已經轉型成了重型旅,這種重型旅的坦克營數量下降到2個,但另有2個機步營和2個步兵營,實際上屬于加強版的機步旅。
除了這兩個旅外,曾在開戰初期以一旅之眾將俄軍中部集群擋在切爾尼戈夫城下的第1坦克旅,也在最近轉型成為了重型旅。
而剩下的第3和第4坦克旅,在不久之后大概率也會進行這樣的改制。
這樣的話,烏軍中將不存在純粹的坦克旅,而是受限于坦克不足,同時也結合戰場的實際需求,改為了更合適的編制。
當然,因為這幾個坦克旅實際保有的坦克數肯定也沒有滿編的100多輛,所以即便改制后能分出來的坦克數也不宜高估。
所以擠出來的坦克也還是優先配備給更需要的部隊,比如烏軍目前的“新秀”——第33突擊團、第225突擊團、第425突擊團等部。
這些擔負進攻任務的部隊,此前甚至以分得的連級M2A2來充當坦克使用,如今能多分配幾輛正經的坦克,肯定是比沒有要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