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從“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長了1歲。
鄭柵潔介紹,從宏觀上看,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義務教育鞏固率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都在95%以上。在醫療方面,為了讓群眾就近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十四五”期間新增布局11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總數已達到125個,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患者4億多人次。在“一老一小”方面,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員超過1.8億;托位數達到574萬個,比“十三五”末增長125%。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時期,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擴容下沉,區域布局更加均衡,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成并發揮作用,越來越多的中西部地區群眾能夠就地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醫保跨省結算更加便捷。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的占比提高到64.6%;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努力讓更多老百姓“托得起”“放心托”。自去年以來,我國還在醫療、增值電信等領域開展試點開放工作,一批外資企業已開始投資經營相關業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經過4年多扎實推進,102項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重大成效,預計今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規劃目標。其中,支持建設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面覆蓋中西部等優質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省份,推動707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能力,加快實現“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支持208萬戶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對殘疾兒童進行康復救助超過170萬人次,“一老一小”保障更有溫度。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編輯: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管仲瑤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