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雷佳音仿佛被架上了烤肉架。
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剛剛播完,電影《醬園弄》中雷佳音的大頭又出現了,再接著姜文影片《你行!你上!》定檔,花絮露出,您猜怎么著?又有雷佳音。
這還不夠,一批如《抓特務》《敦煌英雄》《飛行家》《年夜“犯”》《刺殺小說家2》等待播作品,雷佳音同樣以主角或配角的身份出現在演員名單中。
從《人世間》熱播后,雷佳音幾乎沒有錯過任何華語電影的重要檔期,一個春節檔有兩部電影出現都成了常規操作。從古裝到現代,從正劇到喜劇,連廣告都是他。
雷佳音出演電影《醬園弄》圖/《醬園弄》官方微博
怎么老是你?審美疲勞的觀眾開始逆反,并在社交媒體上勸雷佳音“歇一歇”。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雷佳音,看夠了。”
“熟臉安全感”
雷佳音的確算得上近年來影視圈的“永動機”。
不同作品中的角色,讓他成為影視工業高速運轉的某種視覺象征:在整個行業相對疲軟的狀態下,有一個演員戲多到演不過來,頑強證明著行業的生命力。
對此,制片人阿榮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某一兩名演員大量出演各種角色,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當下,都是不正常的。不同作品中創作了不同形象,既有年齡外表的客觀區別,也有性格和表達的內在不同,針對不同的角色選擇不同的演員才是合理的方式。
在阿榮看來,雷佳音的大量刷臉,更像是行業被擠壓萎縮后,去尋求的一種“熟臉安全感”。
“資方不再像曾經那樣相信,重金投入選擇高流量藝人和大IP就一定能回本,同時對全行業部分從業者,處于一個相對不信任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打出更安全的牌,就是最穩妥的方式。”阿榮說。
雷佳音出演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圖/《長安的荔枝》官方微博
和電影不同,電視劇更依托播出平臺,而平臺則依賴算法,當算法被喂養給數據后,數據自然傾向于推薦那些已經被驗證過的模式與面孔,最終在局部形成了一種循環。
從目前來看,雷佳音就是被各方驗證過后,打出的那張“安全牌”。
某藝人經紀團隊工作人員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在過去的兩年間,有大量片方和團隊聯系時,表示過作品將由雷佳音出演,以此來提高其他演員對作品的興趣。甚至有項目在立項初期,資方就明確表示,男主角需要雷佳音來演。
“在行業內,確實大家對于雷佳音參演的作品更放心一些。”某藝人經紀團隊工作人員說。
相比起顏值更高、流量更大的年輕演員,雷佳音具備“人畜無害”外在條件。這個條件雖然不驚艷,但是觀眾的接受度更高。此前出演高國民度的角色,也讓雷佳音在作品宣發期間不用和觀眾進行更多的“破冰”,這讓宣發成本降低。
在導演馮小剛即將上映的影片《抓特務》的宣發中,馮小剛曾公開介紹自己與雷佳音的合作。他特別指出,當前影視行業常陷入“豪華陣容依賴癥”,大牌演員往往自帶話語權,導致創作過程中“老得掰扯”,但雷佳音卻沒有。
馮小剛表示,雷佳音拿到劇本后連夜讀完,清晨六點便發消息稱“寫得太好了”。言外之意就是,雷佳音“聽話,好用”。
無論這樣的做法是出自雷佳音自己的情商,還是他對于當下行業的判斷,但這樣的做法,顯然也給予了片方和資方更大的“安全感”,讓更多的“合作愉快”成為可能。
在影視行業逐漸成為“高危行業”的當下,雷佳音保持著相對安全的狀態,無論是在綜藝節目上的“裝瘋賣傻”,還是和同窗好友李光潔、郭京飛在不同場合的“插科打諢”,都讓雷佳音的人設看上去更堅實了一些。
這讓各方都感到放心,安全。
還不夠好
“其實觀眾并不是討厭雷佳音,也不是討厭雷佳音的表演,真正的原因是他演了很多但是都不夠好的作品。在《人世間》之后,雷佳音再也沒有塑造一個真正能走入觀眾內心的角色。”影評人三刀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三刀看來,雷佳音在《人世間》中塑造的周秉昆,是脫離自己形象而全身心投入的一個角色,在那個形象中他的實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也讓觀眾看到他塑造角色的能力。
雷佳音出演電視劇《人世間》圖/電視劇《人世間》官方微博
“并不是所有作品都給了雷佳音那樣好的空間,在更多的作品中,雷佳音更像是在表演另外一個時空的自己。”三刀說。
在《人世間》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雷佳音塑造出的角色,甚至還不如電影《心花路放》里面那個持續使用“三字經”的流氓讓人印象深刻。
雷佳音出演電影《心花路放》圖/視頻截圖
事實上,如果作品和角色足夠出色,那些演員在表演中的重復性就成為觀眾口中的“藝術風格”,但如果反過來,作品不夠出色,演員的重復性表達和狀態就會造成觀眾的疲憊甚至逆反。
“前者可能是周星馳,后者也可能是雷佳音。”三刀認為,在當下的影視創作過程中,演員的表達只能占到最終呈現結果非常小的比例,只有少部分演員可能承擔“共同創作”的功能,而這少部分演員還有可能成為部分導演口中那些“老得掰扯”的典型。
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在大量故事情節、邏輯節奏、敘事方式混亂的作品中,去一味追求某一個演員的表達和呈現,是不公允的。
與其說觀眾對雷佳音不滿,不如說是對當下的影視作品不滿,相比片方來說,觀眾對于好作品的需求更單純也更片面,或許也更強烈。
觀眾的心理其實很簡單:“演了一個糟糕的作品,不是你的原因,但每一個糟糕的作品里都有你,你還有啥話說?”
不演了,好使嗎?
在社交媒體上,大量觀眾拿演員張譯的例子勸雷佳音緩一緩。
今年4月,張譯在二度獲得華表獎后,表示自己想休息一段時間。在頒獎舞臺上,張譯表示,前幾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自己覺得有點太迷了,所以就故意讓自己停下來。也不說具體時間,就停到自己覺得達到滿意的狀態為止。
張譯坦言,自己演到最多的時候,很擔心不是觀眾煩自己了,而是自己先煩自己了。
就在張譯說這話沒過3個月之后,他主演的《以法之名》就又播出了,不出意外的是,他這次在“公檢法”里輪崗,輪到了檢察院。當然這是在他說出“息影”之前就拍完的。
有選擇地調整休息一段時間,對于演員自身來說一定是好的,不斷在不同的角色中跳躍,即便是相似的角色,也會讓演員喘不過來氣。
但是究竟要調整休息多久算合理,這個事從來就沒有答案。
就像電影《甲方乙方》中徐帆扮演的當紅明星唐麗君,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不火,真讓她不火了,她反而第一個坐不住了。
徐帆在電影《甲方乙方》中出演唐麗君圖/視頻截圖
電影中,徐帆給葛優打電話:能不能讓我再火起來?葛優慢悠悠地說:這下來容易,上去可就難了。
《甲方乙方》上映快30年了,但是片中的橋段依然適用于當下的影視行業。
在當下,大量演員處于待業狀態,曾經一些門可羅雀的活動,這兩年竟然出現了“百花齊放”,甚至一些曾經不怎么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藝人,都盛裝出席了。
他們都害怕自己像唐麗君那樣,被觀眾忘了。
部分藝人和團隊甚至通過不斷制造一些動靜,以保持自己的熱度和曝光度,但依然難掩被觀眾遺忘、被算法放棄的現狀。
雷佳音是幸運的,他在作品中塑造的“窩囊廢”的形象,以及他在行業中傳遞的“聽話好用”的形象,其實都是他的“人設”,他吃到了這些“人設”的紅利,現在就只能挺著,不能收手,只能等。
再等來一個《人世間》,他的處境或許會有改變。也有可能在下一個《人世間》到來之前,觀眾先等不了了。
記者:丁文元
編輯:胡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