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機追劇,打開哪個APP都能撞見雷佳音——離譜的是,觀眾對他的態度從“這演員真靈”變成了“怎么又是他”。
連看三部戲,審美直接過載。
《長安的荔枝》里他穿藍袍子當唐朝打工人,《醬園弄》里頂著痘坑演狠辣警官,轉頭新片預告又冒出來——姜文的《你行!你上!》里還是他。網友在評論區直喊:“佳音老師,咱能歇倆月嗎?”
先說《長安的荔枝》,原著7萬字的小短篇,劇版愣是拍成了35集。前15集全在鋪墊,運荔枝的主線磨磨蹭蹭才登場。觀眾等得急:“馬伯庸11天寫完的緊迫感,怎么到劇里成了‘流水賬’?”豆瓣評分從6.9跌到6.6,連帶著雷佳音的扛劇能力被質疑。更糟的是,劇里的李善德被罵“偽善”——表面老實實則自私,連累一堆人丟命,觀眾追到大結局氣得直拍桌:“這男主誰愛追誰追!”
再看電影《醬園弄》,章子怡宣傳時說“精彩戲份被剪”,結果上映后雷佳音的戲份比她還多。刑訊逼供、關野豬籠,全是他“虐女”的鏡頭。觀眾奔著“女性覺醒”來,結果看了場“男主使壞”專場。首日票房9000萬,第二天直接腰斬,豆瓣評分不及格。貓眼、燈塔的票房預測一降再降——這哪是“2025最期待華語片”,分明是“最失望”。
觀眾的耐心,就這么磨沒了。
有人翻出他近年作品單:《人世間》周秉昆拿視帝后,《滿江紅》秦檜、《交換人生》男主、《堅如磐石》警察、《第二十條》《熱辣滾燙》窩囊男……兩年十多部戲,大導、大IP、大制作全占了。馮小剛夸他“好合作”,他自己說“接戲隨緣”,可觀眾看的是——演來演去都是“被生活磋磨的老實人”。
雷佳音早期的陳俊生多鮮活?《我的前半生》里那個夾在原配和小三中間的“前夫哥”,窩囊得讓人生氣又同情。現在呢?《長安的荔枝》的李善德、《熱辣滾燙》的“窩囊男”,連嘆氣的調調都像復制粘貼。網友吐槽:“他演的不是角色,是‘職場牛馬專業戶’。”
問題不全在他。內娛現在流量退潮,古偶被說“夕陽產業”,現實主義題材火了。觀眾看夠了小花生的浮夸演技,開始愛“叔圈”的真實感。雷佳音剛好卡在“窩囊廢”賽道——片方覺得他“好用”,導演覺得他“省心”,結果他成了“影視圈生姜”:每部戲都有,但沒人真愛吃。
就像李澤鋒喊“不想再演渣男”,結果新劇還是渣;雷佳音想突破,接了《醬園弄》的反派,結果觀眾罵的是“戲份太多”。不是演員不努力,是行業太偷懶——劇本翻來覆去講“老實人被毒打”,換個朝代、換個職業,內核還是那套“職場生存學”“中年危機”。觀眾看膩了“冷庫雞腿炒預制菜”,想要點新鮮菜式。
內娛流水線,專產特型演員。
張譯在公檢法劇里“輪崗”,馬麗想拓寬戲路但成效一般,王傳君快成“陰濕變態專業戶”——大家都被釘在舒適區。雷佳音只是其中一個縮影:片方要安全,導演要省心,觀眾要新意,矛盾全砸在演員身上。
現在的雷佳音,像極了被架在火上烤的“頂流”。演技沒毛病,觀眾緣也還在,但架不住“霸屏”+“角色雷同”的雙重消耗。網友說得扎心:“不是煩他,是煩內娛總拿老套故事糊弄人。”
什么時候能看到雷佳音演個“不窩囊”的角色?比如《刺殺小說家2》里的大反派,或者《敦煌英雄》里的俠客?觀眾不是容不下他,是容不下“換湯不換藥”的流水線作品。
畢竟,再鮮的姜,頓頓放也會齁啊。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