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泰柬“電話門”事件后,美國再度上演“錄音門”,美媒曝光絕密錄音,讓一向口不饒人的特朗普罕見閉嘴了。錄音涉及中國,特朗普竟打算轟炸北京。
日前,CNN獲得絕密錄音,并且以獨家形式率先公布。該錄音的主人公正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他在一場私人募捐會上的談話。錄音內容顯示,特朗普向支持他的“金主們”表示,他已經向中俄兩國領導人發出警告,一旦開戰,莫斯科和北京將會被美軍炸個稀巴爛。
特朗普私人捐贈會錄音曝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8日爆料,根據該媒體獲得的一段音頻,特朗普去年在一次私人捐贈者聚會上透露,他曾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如果俄軍進攻烏克蘭,美國將“轟炸莫斯科”作為報復,試圖以此威懾俄羅斯。
特別是具體看看不靠譜的話語,完全是特朗普的智商體現。“我對普京說:如果你進攻烏克蘭,我就轟炸莫斯科,我告訴你,我別無選擇。”特朗普在一次2024年籌款活動中說,“然后(普京)說他不信,但我覺得他有10%信了我。”
而特朗普在籌款會上面對富豪金主們這樣說,主要目的恐怕還是旨在展示“強硬人設”,以換取資金支持,本質上還是在用他的“恐懼營銷”,來進行一種政治表演。
畢竟,一個核大國威脅轟炸另兩個核大國的首都,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不存在任何可行性,只能是一種純粹的“口嗨”。
中方直言喪心病狂和普京的不必當真
而中方點破的“喪心病狂”與普京的“不必當真”,更顯示出了中俄的冷靜,也讓特朗普“紙老虎”般的恫嚇淪為某種選舉泡沫。
這出“核威懾”的獨角戲,唱得荒腔走板不說,還徹底暴露了他政治人設的裂縫——原來所謂硬漢姿態,不過是募捐晚宴上討錢的戲碼。
仔細聽聽錄音里的細節,特朗普吹噓自己如何“警告”中俄領導人:俄軍若打烏克蘭,美軍就炸平莫斯科;解放軍若收臺,北京同樣寸土不留。
更絕的是,他得意洋洋轉述對方反應——普京和中國領導人“只信了10%”。
可這區區10%的信任度,竟被特朗普包裝成戰略勝利,聲稱“正是這10%讓解放軍不敢動臺灣”。
從軍事戰略角度看,特朗普的言論堪稱“戰略荒誕劇”。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美俄之間的任何核沖突都將導致“相互確保摧毀”(MAD)的災難性后果。
特朗普聲稱“轟炸北京”或“炸平莫斯科”,不僅違背核武器“終極威懾”的邏輯,更暴露其對現代戰爭規則的無知。
中方用“喪心病狂”回應,普京以“不必當真”調侃,恰恰戳破了這場表演的虛偽性:所謂“核威脅”,不過是特朗普為競選造勢的“政治煙花”,連其金主們恐怕都心知肚明。
一句石破天驚的威脅,原來只是門票錢
那不是在橢圓形辦公室,面對著三軍將領。也不是在聯合國大會,向全世界宣告立場。而是在一個充斥著金錢與香檳氣味的私密空間里,對著一群用支票簿投票的“金主”。
特朗普需要他們的錢,而他們,需要一個能讓他們血脈僨張的“強者”故事。
于是,一樁心照不宣的交易誕生了。特朗普拋出他最擅長的商品——“強硬”。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曾如何當面警告中國,若對臺灣動武,他會毫不猶豫地下令轟炸北京。
同樣的劇本,主角換成普京也再演一遍。他聲稱,自己也曾這樣警告俄羅斯總統,如果入侵烏克蘭,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就會被夷為平地。
這些話語,與其說是外交恫嚇,不如說是一場精心排練的“政治脫口秀”。臺下的每一次掌聲和叫好,都可能轉化為一筆筆實實在在的競選資金。
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恐懼營銷”:將國際沖突簡化為私人恩怨,將大國博弈描繪成街頭對峙,然后將自己塑造成唯一能鎮住場子的那個“狠角色”。
他把恐嚇當藝術,還自詡震懾了世界
在這場個人秀里,特朗普顯然對自己的“演技”非常滿意。他甚至主動分享了對手的“觀后感”。他說,中方聽到這番威脅后,覺得他簡直是“瘋了”。而普京,則帶著一絲不屑,直言“我根本不信”。
在特朗普的邏輯里,這恰恰是成功的證明。他拋出了那個著名的“10%理論”:哪怕對方只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相信你是個說到做到的瘋子,這種威懾就足以奏效。
他得意地宣稱,正是這“10%的瘋狂”,才讓解放軍至今沒有“武統”臺灣。仿佛世界和平,全系于他一人之口。
他沉醉于這種用語言撬動地球的幻夢中,將國際關系中最復雜、最危險的核大國對峙,輕描淡寫地歸結為自己的一番話術。
這套敘事的核心,不是現實的可行性,而是故事的戲劇性。它足夠簡單、足夠粗暴,也足夠刺激,完美地迎合了那些渴望看到“鐵腕”而非“妥協”的觀眾。
當瘋子在咆哮,真正的玩家卻異常冷靜
然而,當我們將鏡頭從特朗普的晚宴,切換到現實中的北京與莫斯科時,會發現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對于這種堪稱戰爭邊緣的極限威脅,中俄兩國的反應,幾乎可以說是波瀾不驚。沒有對等的叫罵,沒有緊急的戰備,甚至沒有將其作為重大外交事件來回應。
答案很簡單:因為一個核大國威脅要轟炸另外兩個核大國的首都,這件事本身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是一個近乎于零概率的笑話。
這早已超出了“膽識”的范疇,進入了“荒誕”的領域。任何一個具備基本軍事常識和政治理智的決策者,都明白這種行為等同于開啟世界末日。
中俄的冷靜,恰恰反襯出特朗普言論的虛妄。這讓那場晚宴上的慷慨陳詞,更像一個“選舉泡沫”里的自言自語,一旦接觸到冰冷的現實空氣,便瞬間破滅。
中國的立場從未改變,在臺灣問題上,底線清晰,沒有半點商量的余地。這種堅定,不會因為幾句瘋狂的叫囂而動搖分毫。
結語
這場圍繞聲音的政治博弈,從一個封閉的晚宴開始,經由媒體的放大,最終在整個輿論場激起回響。它像一面鏡子,照出的不僅是特朗普本人的行事風格,更是美國社會一部分人內心深處的焦慮、渴望與迷思。
當瘋狂的言論可以兌換成真金白銀和實實在在的政治資本時,真正的問題或許已不再是特朗普有多瘋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