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我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強政策保障,強化供需對接,做好服務指導,開展就業幫扶,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2022年以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困難群體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有望實現數量和質量穩中有升,保持總體穩定、穩中向好的就業態勢。
多渠道挖潛擴容就業“蓄水池”
今年5月,由昆明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等六所高校聯辦的云南省2025年六校聯動促就業活動在昆明理工大學舉辦。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和特點,將招聘領域從傳統有色金屬、機械制造、信息軟件等產業向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提供各類專業、不同層次的就業崗位8200余個。
近年來,新興行業的崗位需求旺盛。我省持續強化對接,堅持“走出去”“請進來”雙向發力,招聘場景更加多元,供需兩端對接更加精準,招聘實效不斷提升。
通過深化“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加強校企合作,支持高校主動走進園區、企業等挖掘更多崗位資源,為畢業生創造更多實習和就業崗位。2022年以來,全省累計組織高校書記、校長走訪企業6萬余家,拓展崗位83.9萬余個。我省人社部門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49萬場次,提供崗位1574.49萬個。2024年秋季以來,全省教育系統提供各類線上線下招聘崗位超過140萬個,會同衛生健康、工商聯等部門分行業分專業分區域舉辦師范類、醫藥類等線下專場招聘會55場次,提供崗位19.4萬個,畢業生就業渠道不斷拓寬。
同時,優化政策性崗位招聘,挖掘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存量,科學制定招錄計劃,開發基層就業崗位,接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計劃”等項目,穩定和擴大政策性崗位招錄規模,助力高校畢業生盡早就業。2025年全省累計挖掘政策性崗位13.6萬個,其中公務員招錄7521人、事業單位招聘35280人、基層服務項目招募6927人,較2024年增加2.02萬個,招錄規模穩中有升。
我省印發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就業18條措施,實施青年創業興鄉三年行動,圍繞返鄉創業做電商、高原特色農業加工流通、休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組織開展“彩云雁歸”創業計劃、“興滇英才支持計劃”等,持續加強創業載體建設。目前,全省累計支持建設創業小鎮、創業街區、創業社區、創業村落等40個。用好創業擔保貸款、“云嶺創業貸”等金融手段,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創業孵化、融資等支持。
精準化引導著力拓寬就業路
不久前,云南省202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月線下擂臺賽順利落幕。作為2025屆云南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支持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自就業創業政策普及活動上線以來,收獲了超400萬人次師生參與活動答題,總積分超1900萬。
我省通過持續加強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與教育實效,進一步引導高校畢業生增強職業意識與實踐能力,助力更多畢業生在就業創業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組織開展“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月”等系列活動,每年印發《云南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100問》等,依托“云南發布”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微課堂”互動活動,邀請就業指導專家進行政策解讀。今年全省開展“就業政策暨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進校園”專項行動以來,已累計深入高校宣講92場次,提供就業服務5.31萬人次。
推進職業生涯教育,深化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四個—”活動,全省累計遴選生涯咨詢特色工作室8個、開發直播課30門、打造金課20門、立項省級科研課題29個。舉辦職業規劃大賽、職場面對面、職場體驗營等活動,提高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和就業競爭力。2024年、2025年連續兩年組織全省高校參加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累計有67萬余名學生報名參賽,云南代表團在2025年全國總決賽榮獲1金8銀15銅。
深化就業實習實踐,實施“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組織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到企事業單位等見習基地進行職場崗位鍛煉,幫助積累工作經驗、增強實踐能力,促進實現就業。2022年以來,全省共募集就業見習崗位13.5萬個,5.72萬名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持續開展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三下鄉”“返家鄉”等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求職意愿,明確求職意向,獲取就業機會。2024年至2025年5月,全省累計征集大學生“返家鄉”實習崗位9.2萬個,4.5萬余名高校學生參與實踐鍛煉,有效引導大學生投身家鄉建設、增長才干。
全過程覆蓋高效服務促就業
在云南特殊教育職業學院舉辦的2025屆畢業生春季招聘會暨2026屆實習雙選會現場,企業展位前圍滿了前來投遞簡歷的畢業生,部分企業配備了手語翻譯,幫扶教師和輔導員也參與其中,幫助聽障學生獲取崗位信息。招聘會當天,現場達成實習、就業意向756人,為我省殘障學生求職搭建重要平臺。
為精準開展困難幫扶,我省針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及長期失業高校畢業生實施就業援助,完善“1333”重點群體幫扶機制,落實“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2022年以來,全省1045名專(掛、兼)職團干部結對幫扶低收入家庭學生,成功幫助1.07萬余名畢業生找到工作。教育系統會同殘聯系統自2024年開展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專項行動以來,已舉辦專場招聘會3場次、職業技能培訓8期,助力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無縫對接”。
助力提升就業技能,教育部門實施國家和省級“宏志助航計劃”,建好21個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提升培訓幫扶實效,全省參加“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高校畢業生達4.2萬余名。開展百萬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模式,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團組織聯合農業部門分層級培育高素質青年農民1萬余名,聯合商務、網信部門培育“咖啡之星”等青年200余人、青年電商人才7000余名;人社部門累計開展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補貼性培訓7.84萬人次,推動畢業生技能水平不斷提升。
保障就業權益,教育部門依托“守望云心”心理服務平臺等,上線就業心理大課堂、“溫暖畢業季”系列網絡講座,提升高校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職業適應能力,幫助舒緩就業求職壓力。持續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安全教育、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實施“陽光就業”行動。
云報全媒體記者 陳怡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