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場的照片炸了鍋。
16歲的王詩齡推著行李箱,粉色包上的玩偶晃來晃去,身后的王岳倫眼神鎖著女兒 —— 父女倆的眉眼、下顎線,連笑起來的褶子都像復制粘貼。
網友笑稱:“李湘養了16年,養出個戴假發的王岳倫。”更扎心的是,李湘砸錢鋪的路,網友卻說是 “幫王岳倫的基因開花結果”。
王詩齡5歲時肉嘟嘟的,李湘抱著她參加綜藝,渾身名牌像個移動的奢侈品展柜。那時候網友罵 “炫富”,李湘回懟 “我女兒生來享福”。
可誰能想到,這 “福” 沒養出李湘的靈動,反倒把王岳倫的憨厚刻進了骨頭里。
2023年的漢服寫真成了名場面。王詩齡穿淺粉色古裝,本想走仙氣路線,結果被群嘲“像王岳倫男扮女裝”。嬰兒肥放大了父親的面部特征,連媒體都補刀:“沒遺傳李湘的美,倒把王岳倫的憨氣學透了。”
如今16歲瘦下來,更絕 — 側臉輪廓像王岳倫戴了假發,揮手的姿勢都帶著王家人的憨厚。
李湘估計氣得想摔包。她自己走的是明艷大女主路線,天天健身護膚,結果女兒越長越像前夫。
有網友扒出王詩齡的日常:愛穿寬松衛衣,笑起來瞇眼睛,跟王岳倫年輕時的照片對比,簡直是“父女同款表情包”。基因這東西,真是比愛馬仕的包還難改造。
別以為李湘的“富養”是瞎砸錢。王詩齡5歲拜師曾梵志,8歲的畫賣12萬,12歲進盧浮宮巡展,現在被牛津藝術系預錄 —— 這些成就,靠王岳倫的基因可長不出來。
李湘給女兒鋪的路,比北京三環的地鐵還密:天價幼兒園、英國貴族女校、每周15小時藝術課,光學費就夠普通人家買套房。
最絕的是那幅《孔雀》。2024年在巴黎拍賣,價格創下紀錄,李湘直接發微博:“我女兒的畫值這個價。”
這話把之前罵 “暴發戶育兒” 的人堵得啞口無言。網友算過賬:“李湘在王詩齡身上花的錢,能養一個足球隊的藝術生。”
可現在大家只盯著“父女長得像”,把李湘的功勞全算給了基因,這哪是偏心,是睜眼瞎。
李湘的教育套路其實很清醒:用奢侈品當“審美教具”,帶女兒看畫展、逛拍賣行,讓她從小就知道“好東西長什么樣”。
王詩齡在巴黎拍賣場上的從容,不是天生的,是李湘帶著她見了100次大場面練出來的。就像網友說的:“基因決定了王詩齡像王岳倫,但李湘決定了她能進牛津。”
李湘和王岳倫2021年離婚,卻在2024年合開公司,一個管學業規劃,一個管藝術啟蒙。
這種 “離婚不離娃” 的操作,比很多沒離婚卻互相甩鍋的父母強100倍。
心理學家說這叫 “共同養育”—— 夫妻可以散,但養孩子的默契不能斷。
王詩齡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李湘給她“不用討好任何人”的底氣,王岳倫教她藝術世家的審美,兩個人像搭積木一樣,把女兒往“精英”方向堆。
有次王詩齡在采訪里說:“媽媽讓我別怕犯錯,爸爸教我畫錯了也能變成藝術品。” 這種組合拳,比單靠一方養娃靠譜多了。
網友酸歸酸,卻不得不承認:“李湘和王岳倫雖然離婚了,但比很多夫妻更懂怎么養孩子。”
普通人家離婚后爭撫養權,他們離婚后聯手搞教育,格局確實不一樣。王詩齡能站在牛津的門檻上,靠的不是哪一方的功勞,是父母把 “離婚的狗血” 變成了 “養娃的養分”。
總有人說李湘“富養是溺愛”,可王詩齡用成績打了他們的臉。16歲被牛津預錄,畫能賣高價,儀態優雅,這哪是溺愛出來的?
李湘的聰明在于,她把錢花在了“刀刃上”——不是買包炫富,是買教育資源、買眼界、買試錯的資本。
至于“像王岳倫”,其實沒那么重要。王詩齡繼承的不只是父親的臉,還有母親的野心和底氣。
她站在父母搭的梯子上,既能畫出12萬的畫,也能在機場從容揮手,這已經超越了“像誰”的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