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曾拍出《射雕》和《天龍》的武俠劇教父,早已不是靠作品刷屏的導演。現在他的名字
每次登上熱搜,后面一定跟著“生娃”“老夫少妻日常”。
張紀中73歲時,“老當益壯”的他再次迎接了一個小生命,這是張紀中與妻子杜星霖的第四個孩子。
還不夠,張紀中曾發出“豪言”接著生。
74歲這個半截身子都埋進黃土的年齡,這個本該頤養天年的歲數,張紀中卻還要生孩子。
張紀中的婚姻也一直被網友津津樂道,有人說:“張紀中像綁了系統,不生不行。”,也有人說:“他像自己導演的電視人物一樣,中了邪。”
不管如何,高齡生育對張紀中的身體將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網友戲稱“真是做鬼也風流。”然而這場看似荒誕的“造娃計劃”,其實是張紀中對抗衰老,延續自我的一場豪賭。
對抗生命倒計時的焦慮
張紀中辦公室的書架上,并排擺著兩樣東西,一尊《天龍八部》的獎杯和一張全家福。
前者代表著他的巔峰時刻,那時他為了拍好《天龍八部》能連續工作36小時,而后者則記錄著他如今的生活。
襁褓中的嬰兒和滿頭的白發比獎杯的金屬光澤還刺眼。
“人到七十,最怕的不是死,是被時間拋棄。”這是張紀中在一次訪談中無意間說出的話,或許道破了他高齡生育的深層動機。
對張紀中而言,“活著”不僅是呼吸,還要有“被需要”感覺。年輕時的張紀中被觀眾需要,被整個武俠影視圈需要。
可退休后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就像退潮的海水,使他感到空虛。
生育成了他重新抓住“被需要”的錨點。
當張紀中一次又一次突破生育的限制,在社交平臺曬出帶娃視頻,以及網友對他的討論,這些都是張紀中“仍有能力創造生命”的證明,也是他對大眾證明自己依舊“寶刀未老”。
心理學家曾指出,高齡父母的生育行為的背后往往暗含“生命延續”的潛意識。尤其是對事業輝煌的男性而言,他們習慣了掌控一切卻唯獨無法掌控時間,于是生育就成了他們對抗的工具。
張紀中拍了一輩子武俠劇,劇中的英雄總在追求“長生不老”,現實中,他或許在用另一種方式實現這種執念。
除了生育,張紀中與杜星霖的日常生活也很好地體現著一點。
高齡的張紀中早已經過了胡吃海喝的年紀,在飲食上他不能吃太甜太辣太冰的食物,因此網上才會流傳著張紀中如此矛盾的舉動。
張紀中想同年輕人般喝奶茶,因此他向店員要了杯冰飲,但又說不要太冰。這種前后矛盾的話正是張紀中對生命倒計時的焦慮。
用子嗣延續自己的“話語權”
頻繁的“造娃”不僅是張紀中對生命流逝的害怕,也有著對家庭的掌控,正如前面所說,張紀中長期居于高位,不愿面對光輝的消散。
在張紀中拍《笑傲江湖》時,他曾在零下20度的雪地里拍戲,即使凍得嘴唇發紫也不肯暫停拍攝,只因為那句“江湖就得有江湖的規矩,我說了算。”
這是他當年的口頭禪,拍了那么多武俠劇的張紀中有時會把劇中的“江湖氣”帶到生活中,他希望自己能掌控一切。
因此生育不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話語權”的延續。在影視圈,隨著年輕導演的崛起,他的話語權早已不如從前,但在家庭這個“小江湖”里,他依然是那個“說一不二”的大家長。
這種話語權通過生育被不斷強化,孩子越多,家庭結構越復雜,就越需要一個“權威”來定奪大事,而張紀中就穩坐這個位置。
張紀中的“掌控欲”甚至延伸到對孩子的教育上,他給每個孩子都請了武術家教,理由是“我拍了一輩子武俠,孩子得有江湖氣”。
此外張紀中還將這種“控制欲”對外人展示,據網友拍攝,張紀中與妻子杜星霖在環球影城游玩時,自己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絲毫不管抱著小女兒的杜星霖。
還有他們二人在體驗電玩城時,張紀中在一旁對正在體驗游戲設備的小朋友說教。
張紀中在外強勢的一面傳到社交媒體上后,遭到部分網友的攻擊,畢竟這不是他的“小江湖”,不應該對他人的行為指指點點。
江湖終究會變,就好比他拍攝的武林盟主,到最后也要把盟主之位傳給武功更高的年輕人。而現實中的張紀中似乎還沒做好交出“話語權”的準備。
對于“高齡造娃”的張紀中你們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