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視圈發生了一件極其炸裂、不同尋常的事。
段奕宏的《掃毒風暴》零宣傳、無預熱,直接頂替了迪麗熱巴原定于7月12日播出的《利劍·玫瑰》。
能讓央視黃金檔臨時調整排期的情況實在不多見,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而在觀眾看來,這卻是一場實力選手對流量選手的無情沖擊!
01
由于事發突然,該事件還上了熱搜,引起很大爭議。
特別是迪麗熱巴粉絲極度不滿,認為偶像遭到欺壓。
部分粉絲還對迪麗熱巴經紀人提出批評,要求換掉經紀人。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雖然這種操作對迪麗熱巴新劇不公平,但是用最小的代價換來兩部劇最大的預熱。
而且說實話,這件事讓段奕宏來做還真做對了。
說起段奕宏,大家印象里好像他和娛樂圈的諸位明星格格不入。
當別的明星在博流量炒作的時候他無聲無息。
當別的明星今天失戀,明天離婚的時候他又無影無蹤。
無論是當嘉賓還是做導師,都沒有段奕宏的身影。
甚至在《掃毒風暴》定檔當天,同組演員秦昊發了三條微博互動,導演五百轉發了預告片,唯獨段奕宏的社交賬號紋絲不動。
他的低調在娛樂圈里已經成為一種近乎“行為藝術”的存在。
所以他到底去哪了?
深扒之后才驚覺,一名優秀的演員當如段奕宏。
作為演員,他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不是在拍戲,就是在拍戲的路上。
拿他最近的一次“消失”來說,為了演好《掃毒風暴》中緝毒警林強峰一角,他深入云南緝毒隊。
他不僅跟著民警蹲草叢、突襲毒窩,還練習格斗直至形成肌肉記憶。
在與緝毒警同吃同住三個月的時間里,他體驗深夜蹲點,甚至在抓捕時差點被毒販的改裝土槍傷到。
但也正是因為有這三個月,才讓《掃毒風暴》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
而且這并不是他第一次。
之前拍《我的團長我的團》時,他提前幾個月深入云南邊境,和當地老兵聊天,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
甚至把自己曬得黝黑,完全融入角色所處的環境,那段時間幾乎沒什么公開活動。
拍《暴雪將至》時,為了演好上世紀90年代的工廠保衛科干事,他跑到湖南的老工廠待了很久。
每天跟著工人一起上班、吃飯,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態,讓自己身上沾滿那個年代的“煙火氣”,期間也很少出現在大眾面前。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消失,他塑造了瀟灑不羈的軍官袁朗、固執倔強的保衛科長余國偉、剛正不阿的《白鹿原》青年黑娃。
同樣也是因為他的一次次消失,讓觀眾對他信任感十足,甚至被觀眾評價“有段奕宏在的片子就不是爛片。”
所以,這次《掃毒風暴》能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呢?
02
經常看影視劇的人,一定會懂“電影級、頂配、全明星”的含金量,恰好,此次《掃毒風暴》就是如此。
從創作班底來看,制作組和演員組堪稱是緝毒題材的“王炸組合”。
導演五百憑借《掃黑風暴》《心理罪》等作品,奠定了他在懸疑刑偵領域的頂部地位。
編劇陳育新手握《破冰行動》《湄公河大案》等爆款劇本為《掃毒風暴》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劇組還邀請了5名退休緝毒警擔任顧問,確保作品嚴謹。
再看演員陣容。
段奕宏,陳坤雙雄對決。
預告片中,他有面對兒子時的溫柔,為兒子倒尿盆的畫面充滿生活氣息;
也有在戰友犧牲時,蜷縮在角落無聲落淚的脆弱。
這種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正是段奕宏的拿手好戲。
秦昊則化身從走私商墮落為毒梟的盧少驊,在不同場景里切換自如。
教室里戴著眼鏡,像個斯文老師;
穿著背心被嚇得跳起來,又像個老實人;
換上花襯衫,瞬間就有了大毒梟的派頭。
兩人在對手戲中,一個眼神、一次挑眉,都充滿了試探與防備,將正邪之間的暗流涌動詮釋得淋漓盡致。
因此,《利劍·玫瑰》能被這樣的劇頂掉也算合情合理。
畢竟國內近期幾乎沒有能拿得出與之相媲美的電視劇。
而這場視覺盛宴也讓向來以流量為主的娛樂圈沉默。
03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娛樂圈資本開始默認流量等于市場等于排期優先權。
那些所謂的流量明星只要有名氣,就可以僅憑一張臉,就能成為資本的寵兒。
于是我們看到,有人靠幾張精修機場圖維持曝光,卻在鏡頭前連臺詞都念不連貫;
有人一年輾轉四五部戲,卻連角色的基本背景都懶得了解;
更有人拿著天價片酬,靠摳圖和替身完成整部作品。
此前王俊凱主演的電影《749》上映前預熱,弄出來各種牛鬼蛇神說,吊足了觀眾胃口。
結果等電影上映后觀眾們一看,差評如潮。
這部電影不僅劇情混亂,邏輯不連貫,而且主演的表現實在讓人咋舌。
他帶著“雞翅膀”特效,一邊尷尬大喊“我就是個怪物”更是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如果以后影視圈都是這些流量明星都來搶專業演員的飯碗,那影視圈才是真完了。
因此這次段奕宏帶著《掃毒風暴》無聲降臨央視黃金檔,連已經定檔的流量劇都要被迫讓步。
這其中包含的不只是央視的認可,更有觀眾的支持。
因為不管哪個流量明星,他們的受眾幾乎只有粉絲群體。
而備受好評的實力演員,受眾群體卻是所有影視劇粉絲。
這次空降不是對誰的否定,而是給行業的一記提醒:
影視圈的好與壞,從來都在觀眾心里,也在“好好演戲、認真做劇”這八個字里。
當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這份認真讓步,為這份扎實轉身,才算真正守住了這個行業的初心。
結語:
這場突如其來的檔期變動,或許正是影視圈的一次撥亂反正。
段奕宏用一次次“消失”換來角色的“炸場”,用拒絕流量炒作的態度證明:
真正的演員從不需要熱搜博眼球,好的作品自會帶著底氣,在該發光的地方,擲地有聲。
而這,或許才是影視行業最該有的樣子,即讓作品回歸作品,讓實力贏得尊重。
部分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