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青
編輯 | 9527喵咕君
2025年的《以法之名》,開播即爆,熱度沖頂。收視率一路高漲,大結局當天甚至突破3%,市占率更是一度逼近《狂飆》級別。
目前,這部劇的收官口碑在豆瓣上穩定在7.8分,成為近年來央視平臺為數不多的爆款正劇。
然而,這部劇卻在收官階段遭遇口碑“滑鐵盧”,導演傅東育關閉評論區、主角團戲份稀薄、回憶部分太多引發爭議,一系列的問題導致追劇上頭的觀眾情緒反噬。
一時間,爛尾成為這部劇收官最大的爭議點。
但比起常規“爛尾”吐槽,真正引發討論高潮的,其實是一個更深的問題:為什么像喬振興這樣拼盡全力的人,死得悲壯;而許言午這樣一直“謹慎維穩”的人,卻平穩著陸?
某網友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很快也引發了網友的激情討論。
導演關評論區,觀眾為何憤怒?
在《以法之名》結局播出后,觀眾的第一波憤怒來自劇情層面。
萬海突發心臟病離世,剛和兒子團聚的他,還沒來得及在法庭上翻案,就徹底“出局”。
秦鋒犧牲,身中數刀,最終的離世讓人措手不及。
一位是關鍵證人,一位是正義代言人,全都死得突兀又沒有必要。
觀眾不理解在關鍵時刻,為什么專案組沒有提高警惕,在東平市黑惡勢力已經猖獗不平時,依舊沒有做到保護好關鍵性證人。
更令觀眾不滿的是,主角洪亮到最后幾集幾乎被邊緣化,全靠反派互相送頭推進劇情,張文菁、周梅等核心人物的作用也被嚴重稀釋。
一集之中閃回反復、節奏拖沓,調查節奏完全不在線,到了收官之際,《以法之名》身上國產正劇的老毛病全來了。
面對質疑,導演傅東育也做出了回應,只是網友并不買賬,在他看似謙遜的總結中,其實更多的問題不在演員,在編劇和導演團隊,接收到觀眾的不滿之后,傅東育導演關閉了評論區,而更多的網友則吐槽,“導演玻璃心”。
但與其說觀眾在意幾場死亡的合理性,不如說大家真正在意的,是這種死亡背后的價值觀:犧牲真的有用嗎?死了的人,換來了什么?正義到來時,他們又得到了什么?
這個疑問,引出了劇中兩個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喬振興和許言午。
喬振興的命運:正義之路,家破人亡
喬振興,是劇集前半段推動劇情的核心。
他是最早對萬海案和131案疑點提出質疑的檢察官,是那個在真相模糊時敢于堅持原則的人。
喬振興發現王大有“詐死”真相后,沒有隱忍、沒有回避,而是選擇繼續查案。
他清楚那背后牽扯的是禹天成,是省里那些他得罪不起的人,但他依然選擇往火坑里跳。
最終,他被設計灌酒、投湖身亡,死得含冤又凄慘,而這一切只因他知道了真相,觸及了反派的利益。
而他的死亡,并沒有立刻換來正義。
指導組倉皇組建,線索被掩蓋,他的上司、同事集體沉默。
喬振興的死,在那個時刻,幾乎就是白白送死。
直到專案組介入,才讓他的案件重獲關注,最終追授榮譽、平反清白。
但他已不在人世,而他的死后世界呢?家庭破碎、子女無父、正義遲到,這就是劇中對“選擇堅持”的人給出的“回報”。
他的命運,正中觀眾最深層的憤怒。
不是因為他死了,而是因為他太像現實中拼命也無法翻身的“理想主義者”。
許言午的命運:審慎從政,穩穩落地
對比之下,許言午的人設從一開始就是“謹慎”,甚至“圓滑”的代名詞。
他與蘭景茗、謝鴻飛等人一直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在喬振興死亡之后也未能堅決推動調查。
面對上級壓力,他更多是維持表面穩定。
洪亮回歸之后,多次請求支援與權限,也是他半推半就、步步為營。
但正是這種審慎,讓他在權力更替中“站住腳”。
到最后,他沒有如喬振興那樣沖鋒陷陣,也沒有像秦鋒那樣犧牲生命。
他既不是核心罪犯,也不是反腐斗士,但在專案組平息風波后,他依然是系統中“被保留的一員”。
這不只是劇情安排的需要,更是現實意義上的“投射”:制度之內的幸存者,往往是中庸之人。
觀眾之所以憤怒,是因為這種設定打破了他們對“正義會有好結局”的情緒投射。
許言午不是壞人,卻也不算“清流”,但最終他活得最安穩,這種“現實真實”反而成了觀眾眼里的“不公平”。
《以法之名》播到最后,大多數人都不再討論劇情反轉或是案件真相,而是開始在心里問自己一句: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做喬振興,還是許言午?”
這不是道德拷問,而是現實叩問。
你愿意像喬振興那樣,用生命去捅破體制的黑幕,哪怕一身傷痕。
還是像許言午那樣,游走于灰色地帶,等到風暴過去還能留下來繼續參與未來的“公正”?
這才是《以法之名》結尾真正的隱喻:正義,是昂貴的。沉默,是穩妥的。
導演或許沒有“爛尾”,但他用極具現實意義的結局逼著觀眾做出選擇:你相信犧牲會有結果,還是認為保全才是智慧?
這種不“舒適”的結尾,的確讓觀眾情緒崩潰,也造成口碑急轉直下,但從內容深度來說,它未嘗不是一種突破。
這樣的結局,讓一部掃黑劇,從“打黑反腐”進入“問心”。
《以法之名》的結局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有些“泄氣”。但它至少留給觀眾一個明確的情緒。
憤怒又或者遺憾,心疼又或者反思。
而面對復雜系統,你會做喬振興,孤勇又悲壯,還是做許言午,圓滑又安穩?
這或許沒有明確的答案,但這樣的反饋,恰恰說明這部劇真的觸到了現實。
最后,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答案?在評論區參與討論,分享你的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