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的一天晚上,蔣介石收到了一封從大陸發來的加急電報,電報的批示人正是他的“死對頭”——毛澤東。
坦白說,要不是“加急”兩個字,蔣介石根本不想理會。
畢竟,敗軍之將的滋味兒不好受,他一看到毛澤東,一想到共產黨,就心氣兒不順。
閉眼平復了一下情緒,蔣介石接過電報,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臥室的燈光影影綽綽,照著蔣介石的臉“風云變幻”。
他的表情由不屑轉為震驚,再由震驚轉為驚恐,最后定格在憤怒上。
“砰”的一聲響,蔣介石把電報狠狠地拍在桌面上,怒氣沖沖地下達命令:“立刻給我清查叛徒!”
隨即,一場大清洗,在國民黨內部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那么,這封電報到底說了什么?蔣介石口中的叛徒,又是誰?
一、中共深夜急電
1961年10月,中南海的菊香書屋內,氣氛一片冷凝。
毛主席習慣性地點了一根煙叼在嘴里。透過繚繞的煙霧,他的視線落在了辦公桌上的那份電報上。
這份電報是我黨截獲的對臺辦公室的電報。秘書送過來的時候,毛主席頗為意外。
按說,元氣大傷的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守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應該不會再搞事情了。
但是,毛主席沒想到,國民黨在臺灣還不消停,自己人都要斗個你死我活。
這不,中共內部就截獲了一份臺灣的秘密情報。
上面的內容,饒是見過大風大浪的毛主席,都感到心驚肉跳。
電報只有一條重要的簡短信息:
一個代號為鄭松濤的人,將秘密執行刺殺任務,取蔣介石的項上人頭。
看完電報,毛主席第一時間就和秘書確認消息的準確性。
秘書語氣沉重地告訴毛主席,有關部門已經和對臺辦專業團隊核實過了,確認信息是真實的。
并且,我方情報人員攔截信息的時候,并未被對方所察覺。也就是說,蔣介石還有反制的機會。
毛主席放下電報,坐在椅子上吞云吐霧。
片刻后,他輕嘆一口氣,吩咐秘書:“把電報傳給臺灣那邊,希望他保重。”
這里的他,自然是指蔣介石。
毛主席和蔣介石是出了名的“冤家”,兩人斗了大半輩子,水火不容。尤其是蔣介石,恨不得把毛主席除之而后快。
一般來說,仇人要倒霉,毛主席應該是樂見其成的。
按照他和蔣介石的關系,就算他什么都不做,也不會有人說什么,說不定還會有人叫好。
然而,毛主席的廣闊胸襟卻不允許他對此事視若無睹。
這無關乎他與蔣介石的關系,也和政治立場無關,只是一個中國人對另一個中國人的無私幫助。
而且,拋開私人情緒不談,此時的蔣介石還不能死。
他一死,臺灣不就亂套了?到時候,西方國家和“臺獨”再趁機搞事,臺灣的處境,可就難了。
蔣介石雖然混,卻是堅決反對“臺獨”的,有他鎮著,臺灣不會出大亂子。
種種考量之下,毛主席決定拉蔣介石一把。
對于毛主席的態度,秘書并不意外。他迅速將電報收好,快步走出菊香書屋。
很快,一封加急電報就發往臺灣,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了蔣介石秘書的手里。
秘書看到電報后嚇得魂不守舍。他顧不上蔣介石睡了沒有,急吼吼地敲開了蔣介石的臥室門。
被打擾得蔣介石非常不高興。秘書無視蔣介石的臉色,將電報呈上:“總統,中共急電。”
蔣介石眉頭一挑,臉上寫滿了不耐煩,一點想看的意思都沒有。
秘書頭大不已,他再三勸阻蔣介石,說此事事關重大,總統務必親自查閱。
蔣介石的目光掃到“加急”兩個字,這才一把奪過電報,看了起來。
這不看還好,一看他就冷汗直冒:好哇,居然有人要暗殺他!
蔣介石惜命得很。
得知有人要殺他,他迅速加強了身邊的警衛力量,并緊急召見臺灣情報部門部長,讓他趕快肅清黨內叛徒,同時注意鄭松濤這個人。
當時,臺灣情報系統的實際掌權人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
得知老爸即將面臨刺殺,蔣經國不敢怠慢,發動所有力量,夜以繼日地清查。
情報人員傾巢出動,把臺灣翻了個底朝天,連只螞蟻都不放過。
很快,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就找上了蔣經國……
二、幕后真兇浮出水面
岳安,臺北警察局局長,屬于比較正派的人物。
數日前,他的朋友鄭松濤來探望他,舊友重逢,每天都要說一會兒閑話。
不過,時間久了,岳安就感覺有點奇怪,因為鄭松濤總是旁敲側擊地向他打探蔣介石的相關消息。
岳安是警察,警惕性高于常人,覺得鄭松濤很可疑。
雖然鄭松濤是他的好友,但人心隔肚皮,誰知道鄭松濤憋著什么壞水?
恰在此時,岳安得知情報局在秘密尋找鄭松濤,立馬找到蔣經國匯報此事。
蔣經國下令,總統府進入戰備狀態,全臺灣通緝鄭松濤。
鄭松濤來不及想自己是如何暴露的。趁著機場還沒封鎖,他趕緊跑了。
飛機降落在東京的時候,鄭松濤暗暗松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的是,蔣介石既怕死又記仇,不會放過想要殺自己的人,也不會放任鄭松濤這個不定時炸彈還留在世界上。
于是,當鄭松濤放下擔憂,優哉游哉地閑逛時,一個臺灣特工掐準時間,“不小心”滑了一跤,將正在等地鐵的鄭松濤踢到了地鐵軌道里。
地鐵呼嘯而過,這個殺手瞬間成為一灘碎肉,刺殺蔣介石的計劃宣告破產。
殺手死了,幕后黑手卻還沒抓到。
蔣經國順藤摸瓜,很快就鎖定了嫌疑人:國民黨高官廖文毅。
廖文毅身居高位,要權有權,要錢有錢。他為什么想不開,要去刺殺蔣介石,自斷青云路呢?
一切的前因后果,還要從廖文毅的政治理念說起。
廖文毅出生于臺灣的一個世家望族,從小就是天之驕子。
他自詡學識淵博,有從政天賦,但蔣家王朝卻給了他一個重大打擊。
廖文毅發現,國民黨實在是太腐敗了。
內部權力傾軋嚴重,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配坐上臺灣島的至高之位。
廖文毅對國民黨政權產生了質疑和不滿。
為了推翻蔣家王朝,實現夢想中的自由與公正,他另辟蹊徑,在哥哥的支持下舉起了“臺獨”的大旗。
為確保“臺獨”大業順利實現,廖文毅跑到日本,用五百兩黃金聘請了鄭松濤,讓鄭松濤把蔣介石殺了,自己好上位。
但萬萬沒想到,中共中央截獲了廖文毅密謀刺殺蔣介石的電報,并將其發給了蔣介石,直接讓他的計劃付諸東流。
1961年5月14日,臺灣政府凍結了廖文毅的在臺資產,并以他的家人為要挾,迫使廖文毅回到臺灣。
出乎意料的是,蔣介石并未殺死廖文毅,而是讓他放棄“臺獨”,繼續做官。
估計也是對廖文毅的家族勢力有所忌憚吧。
晚年的廖文毅,依然兢兢業業地給蔣介石打工。
并且,他每天都要生活在監視之下,且終生不能離開臺灣。
至于蔣介石,躲過了那次刺殺,有驚無險地活到了88歲。
若是沒有毛主席的那封電報,說不定他就要少活十幾年。
就是不知,在得知自己被死對頭救了一命,蔣介石的心中,又是什么感受呢?
參考資料:
文匯客戶端 《“臺獨"神槍手要價黃金五百兩刺殺蔣介石,反被推進車軌客死異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