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海灣戰爭,絕對是中國軍隊現代化路上的一個大轉折點。這場仗打得太狠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用高科技武器和全新的作戰方式,把伊拉克揍得滿地找牙。這不光是一場軍事勝利,更是對全世界軍隊的一次震撼教育。
中國軍隊那時候正憋著勁兒搞現代化建設,看到這場戰爭,徹底被打醒了:原來仗還能這么打!美軍的作戰方式狠毒又高效,中國軍方看在眼里,摸得門兒清,開始拼命追趕。
海灣戰爭,一場高科技的“教科書”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令軍隊入侵科威特,理由是科威特“偷”了伊拉克的油,還說是歷史領土糾紛。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國際社會炸了鍋。
美國牽頭,拉上聯合國,組了個34國的多國部隊,準備收拾伊拉克。1991年1月17日,代號“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正式開打,戰爭分兩步走:先是“沙漠盾牌”,多國部隊集結到位;然后“沙漠風暴”,直接動手。
這場仗打了42天,前期全是空襲。美軍帶著一堆高科技玩意兒,像精確制導炸彈、巡航導彈、隱形戰機,把伊拉克的防空網、指揮部、軍事基地炸得稀巴爛。伊拉克空軍還沒起飛就被干趴下了,防空系統也基本癱瘓。
2月24日,地面戰開始,多國部隊100小時就收復了科威特,伊拉克不得不撤軍。整個戰爭,伊拉克損失了幾萬士兵和無數裝備,多國部隊這邊卻傷亡極少,堪稱一邊倒的碾壓。
這場仗不光打贏了,還打出了新花樣。美軍的狠勁兒和技術優勢,把現代戰爭的門檻拉到了一個新高度。中國軍方看得目瞪口呆,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
美軍的作戰方式,狠毒又聰明
海灣戰爭里,美軍的打法讓人開了眼界,總結起來就是“高科技+信息化+聯合作戰”,狠得要命,效率還高得離譜。
美軍靠著衛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把伊拉克的軍事部署摸得一清二楚。戰場上,伊軍啥動靜美軍都知道,而伊軍這邊啥也看不見,完全是“單向透明”。
指揮官坐在指揮部里,通過實時數據就能下命令,反應快得嚇人。反觀伊拉克,通訊被干擾,雷達被壓制,指揮系統直接啞巴了。這種信息優勢,等于把對手扒光了衣服打。
美軍這次用了大量精確制導武器,像激光制導炸彈和“戰斧”巡航導彈,能精準到炸個樓都不傷旁邊的房子。F-117隱形戰機更是神出鬼沒,伊拉克的雷達根本抓不住。
空襲第一天,伊拉克的防空網就沒了,后面幾天,重要目標挨個被點名。這種打法不僅效率高,還把附帶傷害降到最低,狠得有技術含量。
美軍海陸空三軍配合得天衣無縫。空軍先炸,癱瘓伊拉克的指揮和防空;海軍發射巡航導彈,壓制地面火力;陸軍再上,快速推進。
電子戰飛機還全程干擾伊拉克的雷達和通訊,地面部隊有空中火力掩護,推進速度快得像開了掛。這種協同作戰,把力量擰成一股繩,伊軍根本招架不住。
美軍從空襲到地面戰,只用了43天,其中地面戰才100小時。快節奏、高效率,打得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這種“閃電戰”式的打法,靠的是技術和信息,不是人海戰術,完全顛覆了傳統戰爭的套路。
美軍這套打法,狠在哪兒?狠在它不給你喘氣的機會,技術碾壓、信息壓制、協同打擊,三管齊下,直接把對手打蒙。中國的軍事專家研究后得出結論:這不是簡單的裝備好,而是整個作戰體系的升級。
中國軍方被打醒,差距太大了
海灣戰爭對中國軍隊的沖擊,簡直像一記重拳。當時中國軍隊還在靠陸軍為主,空軍和海軍都挺弱,武器裝備也老舊,跟美軍比差了好幾代。美軍的打法讓中國軍方看清了幾個硬傷。
中國那時候的主力戰機還是殲-7、殲-8,導彈和雷達技術也很落后。美軍的隱形戰機、精確制導武器,中國壓根兒沒有。海灣戰爭一打,中國軍方發現,現代戰爭不是靠人多就能贏,裝備和技術才是硬道理。
中國軍隊一直強調“人民戰爭”,靠人數和意志力打仗。可海灣戰爭里,美軍壓根兒沒用人海戰術,全是高科技和信息化作戰。這種差距讓中國軍方意識到,傳統打法在現代戰爭里就是挨揍的命。
中國軍隊那時候各軍種各自為戰,空軍、海軍、陸軍之間配合很少。美軍的海陸空協同作戰,給了中國軍方一個大啟發:現代戰爭得靠整體實力,單打獨斗不行。
這場仗讓中國軍方徹底醒悟:再不改,就真沒戲了。于是,從上到下開始反思,決心要把軍隊現代化搞起來。
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憋著一口氣干
海灣戰爭后,中國軍隊憋著一股勁兒,開啟了全面改革。裝備、技術、理念,哪兒不行補哪兒,目標就是追上世界先進水平。
1992年,中國從俄羅斯買了蘇-27戰斗機,這是中國空軍現代化的第一步。后來又引進了蘇-30、現代級驅逐艦、基洛級潛艇,海軍也開始有點遠洋作戰的樣子。
除了買,中國自己也加緊研發,殲-10、052型驅逐艦慢慢搞出來了。裝備這一塊,中國是下血本兒補短板。
1993年,中國提出了“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目標,信息化成了重頭戲。2000年,又喊出“信息化軍隊”的口號,軍隊開始建網絡、搞數據,連指揮系統都升級了。到2015年,“網絡中心戰”提上日程,中國軍隊的信息化水平蹭蹭往上漲。
1998年,中國軍隊裁了50萬人,2003年又裁了20萬,把臃腫的編制精簡下來。各軍種之間的壁壘也開始打破,聯合作戰成了重點。2015年的軍改更是大手筆,軍委直管、戰區主戰,軍隊的戰斗力直接上了一個臺階。
中國軍隊研究精確打擊和聯合作戰。2004年提出“一體化聯合作戰”,2015年又搞“網絡中心戰”,作戰理念跟美軍越來越像,但又結合了自己的特點。
這一系列動作,說明中國軍方不光摸清了美軍的路數,還在拼命追趕。海灣戰爭的教訓,變成了中國軍隊崛起的動力。
張萬年,現代化的關鍵推手
說到中國軍隊的現代化,繞不開張萬年將軍。1928年他出生,山東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功赫赫。1992年當上總參謀長,1995年升中央軍委副主席,正趕上軍隊現代化的關鍵期。
張萬年看海灣戰爭看得透徹,他多次在會上說:“現代戰爭是技術和信息的較量,咱們不能老抱著人海戰術不放。”他力主把資源往空軍和海軍傾斜,加快信息化建設,還推動裝備升級,像蘇-27引進就跟他有很大關系。
他還搞了很多實戰化訓練和演習,強調聯合作戰,把軍隊的戰斗力往實處提。張萬年的眼光和魄力,讓中國軍隊在現代化路上少走了不少彎路。
海灣戰爭這一仗,徹底把中國打醒了。美軍的狠毒打法,讓中國軍方看清了差距,也找準了方向。從裝備到理念,從技術到體制,中國軍隊用幾十年時間追了上來。今天,解放軍已經是世界一流軍隊,能打硬仗、守國土,底氣足得很。
但路還沒走完。現代戰爭越來越復雜,信息化、智能化是大趨勢,中國軍隊還得繼續憋著勁兒往前沖。海灣戰爭的啟示,不光是過去的教訓,更是未來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