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法拉
石破茂站在風口浪尖,豪言要“賭上國運”挑戰中美,誓不讓特朗普“看扁”,明明曾經與美國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卻要硬剛?
石破茂的日子不好過,內閣支持率跌到24%,這已是“危險水域”的紅線,再往下掉個幾點,他就得卷鋪蓋走人。
7月下旬的參議院選舉,成了他的生死關,輸了可能直接下臺,東京都議會選舉的自民黨慘敗已經敲響警鐘,民眾對“黑金”丑聞的憤怒還沒消散。
偏偏這時候美國關稅,又把日本通脹推到3.7%,老百姓買菜都得掂量半天,怪罪他這個首相“沒作為”。
為為了翻盤,石破茂只能到處搞高支持率,這不在美國用關稅威脅日本時,他就拋出狠話表示:
關稅談判是“國家利益的生死戰”,絕不能讓特朗普把日本當軟柿子捏。
這話聽著解氣,可想想日本戰后對美的依賴,這不像是談判,更像是困獸之斗,
歷史上,日本從明治維新到二戰后重建,總是在夾縫中求生,這次也不例外,他想借強硬姿態挽回民心,但右翼勢力還嫌不夠,嚷著要更硬的民族主義牌。
他不光得應付美國,還得在對華政策上玩點花樣,像是既想示好又想嗆聲,石破茂想翻轉這種被動,可他真有這本事嗎?
美國可不會管日本的死活,7月7日,特朗普宣布對日本產品加征25%關稅,還放話:敢反制就再加25%,這不是談判,是赤裸裸的威脅!
日本經濟對美國市場依賴太深,汽車、電子產品哪樣離得開,七輪談判跑斷腿,特朗普親自上陣第一輪后就沒耐心了,留到8月1日的緩沖期更像是最后通牒。
說實話,日本戰后靠美國市場崛起,這種單邊依賴早就埋下隱患,石破茂一開始還挺樂觀,覺得自己訪美時跟特朗普談得不錯,還促成日企買了美國鋼鐵公司,以為能換點關稅豁免。
誰知道特朗普根本不吃這套,直接把稅率往上提,日本想用投資造船業、供應鏈合作來討價還價,可特朗普只想要日本立馬敞開汽車和大米市場。
他想學戰后田中角榮,靠靈活外交突圍,可如今的日本沒那個底氣,七次談判,次次空手回,石破茂的臉面往哪擱?
石破茂的外交路子有點“擰巴”,像是想兩頭討好,卻兩頭得罪,他知道光靠美國這條腿走路不穩,他先前還主動跟中國握手,聊什么“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擺出一副要緩和關系的姿態。
這招并不傻,日本經濟需要中國市場,誰敢輕易翻臉,可問題在于,石破茂嘴上說合作,行動上卻在給中國添堵。
有消息稱,他們要向菲律賓賣二手護衛艦,這不就是在南海火上澆油,中國紅線碰不得,菲律賓拿這裝備挑釁,石破茂等于間接站隊。
其實有這番操作,石破茂也是想要靠他們撐選情,渲染“中國威脅”成了他拉票的招牌,可這么玩,風險不小。
中國要是祭出經濟反制,比如限制稀土出口,日本高科技產業就得叫苦連天,石破茂這是在刀尖上跳舞,想在中美間找平衡,可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個大跟頭。
這種兩面派策略,短期看能穩住右翼選民,可長遠呢,中日關系一旦惡化,日本經濟和地緣處境都會更糟。
韓國、歐洲都在忙著和中國修好關系,日本卻反其道而行,孤立感是不是更強了,只是沒想到,明明都很聽美國的話了,還會被“割韭菜”。
要知道,日本在美國的亞太棋盤上,一直是個忠心耿耿的“急先鋒”,兩艘航母、僅次于美國的F-35A戰機群,還有新買的戰斧巡航導彈,這軍事實力可不是擺設,動不動就在周邊給我們添堵。
另一方面,他們離不開美國,橫田、橫須賀的美國基地,日本掏錢養著,每年分攤駐軍費好幾十億美元,換來的卻是特朗普的冷臉。
加征25%關稅等于給日本潑了盆冷水,在美國眼里,日本更像是可以隨便拿捏的“跟班”。
自民黨內部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覺得特朗普“欺人太甚”,石破茂抓住這情緒,喊出“不能被看扁”,想把國內擰成一股繩,擺脫對美日同盟的被動。
可說歸說,做歸做,日本的經濟命脈還捏在美國手里,戰后日本靠出口美國翻身,可如今這盟友關系,怎么看怎么像“單相思”,石破茂想翻盤,喊話要修訂美日安保協定,可這玩意兒改得了嗎?
我覺著,石破茂這局棋下得有點懸,美日同盟是日本安全的根基,可美國連關稅這點面子都不給,等于讓日本白忙活一場。
他的“國運豪賭”沒盟友撐腰,底氣從哪來?日本還能不能靠著美國這棵大樹遮風擋雨?這場豪賭的結局,怕是沒那么簡單。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