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就在小米首款“豪華高性能SUV” YU7發布一個月后,另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的主機廠則試圖在底層架構技術上解決“不可能三角”。
7月9日,極氪推出了基于純電架構打造的豪華電混專屬架構浩瀚-S,同時公布了基于該架構研發的首款車型極氪9X。據介紹,該架構將直指純電續航低、充電速度慢、低電量體驗差等核心痛點,試圖在理想L6、深藍S06、哪吒L等一眾增程式暢銷車型,以及寶馬7系新能源、保時捷卡宴混動間找到一種新的平衡。
操控、豪華和智能是傳統意義上新能源汽車的“不可能三角”,突破技術的天花板則需要底層技術。據介紹,浩瀚-S包括以浩瀚超級電混、浩瀚AI數字底盤、浩瀚安全盔甲、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四大核心科技,分別針對混動車型的性能、操控、安全、智能化四個維度。
時下,絕大多數混動、增程產品因采用400伏架構。這一技術最大的痛點是純電續航低、充電速度慢、低電量體驗差等。而將電混能力進行迭代后,體現出的是在架構層面實現了全棧900伏高壓,6C超快充以及混動兆瓦電驅。據了解,其總功率突破1000千瓦,CLTC續航里程達到380公里,這一行駛里程已經和比亞迪秦plus ev、歐拉芭蕾貓等純電車型相當。
雖然現場并未公布該車型的價格,但只要稍加觀察如今國內豪華SUV市場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仍是合資品牌。僅50萬級就擠滿了凱迪拉克XT6、寶馬X5、沃爾沃XC90、奧迪Q7等車型,再往更高價位還有路虎攬勝、保時捷卡宴、雷克薩斯LX700H,甚至庫里南等。但在民族品牌中,問界M9、長城魏派藍山,即將量產的比亞迪 DYNASTY-D則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不過對于國產品牌來說,智能化或許是其可以與合資品牌掰手腕的長板。
新能源下半場,“片面智能”將優勢不再,“全維智能”才是正解。具體到基于浩瀚-S架構的車型,在智能化能力上,則可通過全棧自研底盤“超級大腦”定海智能中樞協同底盤、動力、座艙等多域執行器,對轉向、制動以及各種底盤功能,進行統一指揮調度。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當感知到即將發生側碰時,僅需0.7秒,48伏主動穩定桿可瞬間抬升該側底盤,用最堅固的門檻梁抵御碰撞,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
智能化與新能源早已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一輛足夠聰明的汽車就是剛需。當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兩方面已迭代得幾乎無以復加之時,將目光轉向更加基礎又與出行品質息息相關的汽車架構已是必然趨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新能源汽車在打破混動瓶頸,改寫市場規則方面是有賴于底層架構方面的提升。燃油時代,底盤技術是汽車“三大件”中最難的一個,在新能源時代,架構技術也有類似的地位。
電混專屬架構的出現,讓新能源車型“不可能三角”的玄學不再玄之又玄,使得曾經的一眾難題都能迎刃而解。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逐漸普及,將徹底扭轉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風評,駕乘品質也會成為與新能源一詞強捆綁的全新亮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