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不來中國的魯比奧,終于找到了機會,和王毅外長面對面談一次進不來中國的魯比奧,終于找到了機會,和王毅外長面對面談一次
眼看美財長貝森特在完成中美兩次會談的成績,一直與他唱反調的盧比奧想必心里不好受,雖然他對中國的態度一如既往的排斥,但政績的誘惑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想完成與中國相關的政績,盧比奧面臨的困難比貝森特多得多,因為2020年他就被中國制裁,想到中國來根本不可能。
近期東盟外長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盧比奧和中國外長都會參加,總算是讓他找到一個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盧比奧進不來中國
6月底日媒爆料特朗普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率團訪華,還有人說特朗普極有可能會參加中國在9月3日舉行的“九三閱兵”,與普京會面,完成中美俄元首歷史性會面。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有記者就這些消息詢問我外交部發言人,發言人都表達了一個意思:沒有得到相關信息。主打一個“無可奉告”。
這讓一直炒作訪華的特朗普政府有些尷尬,最尷尬的要數國務卿盧比奧,因此大家都在猜他到底會不會跟隨特朗普訪華。
一方面作為美國國務卿,在這樣重要的外交場合不出席,面子上有點過不去,而且作為國務卿,不可能不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打交道。
另一方面他早在2020年就因為干涉中國內政被中國制裁,他要來中國肯定不答應。
具體他為什么會被制裁,我們需要重溫一下。
2020年7月,外媒炒作新疆棉事件,眾多外企紛紛抵制新疆棉,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還對一家中國新疆政府和4名官員實施制裁。
身為聯邦參議員的盧比奧也上躥下跳發表各種言論,于是在4天后的7月13日,當時還是外交部的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自即日起對美聯邦參議員盧比奧等人實施相應制裁。
結果美國不以為意,沒到一個月又操弄香港自治問題,宣布對11名中央政府部門和香港特區官員進行制裁。
這是明顯的干涉中國內政,中方自然要反制,于是在8月10日發言人趙立堅又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從即日起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聯邦參議員盧比奧等人實施制裁。
沒錯,兩次都有盧比奧的名字,直到今年中國都沒有撤銷制裁,沒想到盧比奧今年搖身一變,坐上了美國國務卿的位子,不得不與中國打交道,尷尬的局面就這樣發生了。
不過與中國打交道也不一定要到中國來,正如中國那句古話“山不來見我,我自去看山”,能在其他國家與中方高層進行交流,也是一種機會。
這不,7月8日—11日,第58屆東盟外長會以及系列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盧比奧就作為美國最高外交代表參加,并且借此機會進行為期5天的“東南亞首秀”。
而中國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肯定是要出席,外交部已經明確發出公告,王毅外長會率團出席,參加中國—東盟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
雙方的行程有重合的地方,就看盧比奧能不能把握住機會了。
有機會與王毅外長會談
根據美方公布的行程信息來看,盧比奧會參加東盟-美國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他還計劃和馬來西亞高層會面。
一看中美雙方的行程有重合的部分,立馬就有記者在我外交例行記者會上詢問發言人:王毅外長是否將會見盧比奧?
對此發言人毛寧平靜回應: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又是一個“無可奉告”。
可能有人會說,盧比奧為什么要爭取與王毅外長會談,人家又沒什么要求中國的,估計巴不得見不到呢。
當然是有求的,比如稀土出口問題。
自從4月份中國因為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對等關稅”針對美國進行對等反制之后,又收緊了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讓很多國家都買不到稀土。
稀土又號稱“工業味精”,在軍工、芯片等領域不可或缺,尤其是以買武器發家的美國來說,沒有稀土那武器就造不成了。
2020年,美國一家軍火生產商被中國制裁后因為買不到稀土,引以為傲的F-35戰斗機就面臨停產,因為一架F-35戰斗機需要稀土量高達400多斤。
而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地位又是獨一檔,提純技術能力高達99%,不是日本、印度80%多的純度可以相比的,因此中國一對稀土物項土出口進行管制,各個國家都面臨“稀土慌”了。
美國財長貝森特兩次主動找機會與中方高層談判,特朗普主動給中方最高領導人打電話,也是為了稀土問題,同意取消乙烷、C919大飛機發動機等一系列對華措施,才換來中國放松對美國的稀土管制。
稀土具有兩用性——民用和軍用,但中國這次放松的也只是民用的而已,美國最需要的還是軍用,所以就說美國有沒有求于中國吧?
這些成果都是美財長貝森特的功勞,他一貫是主張對華友好、加強合作,屬于鴿派,而盧比奧則是堅持對中國抱有敵意,屬于鷹派,這兩人的主張不同,暗自較勁也是少不了的。
若是盧比奧能促成中國對美國放開軍用稀土物項管制,那盧比奧就解決了特朗普的心腹大患,自然能掙得更多政績,而機會就在這東盟外長會上。
當然就算有求于中國,他也不會放棄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野心,這一行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表明美國對印太地區的重視,加強與盟友的關系。
不過由于特朗普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給14國分發的信函都讓盧比奧這次“東南亞之行”不會太愉快。
雖然從8月1日起生效的“新關稅”讓一些國家面臨的關稅降低了,但總歸是不低,要承擔的成本肯定更多。
而且盧比奧此行必定是來催促這些國家趕緊與美國達成新的協議,但美國的條件苛刻,觸及這些國家的“紅線”,比如要求印度放開經濟命脈農業和乳制品市場,才導致協議遲遲沒有簽成。
美國盧比奧的態度還是那么強硬,那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肯定也是不夠的,特朗普政府只能繼續給自己找臺階下。
原本盧比奧的行程中包訪問日本和韓國的,但不知何故被取消了。
此前日本經濟再生大臣多次前往美國談判,談了不下7次,都沒能談成,這次“新關稅”發布日本要承擔的關稅與“對等關稅”沒太大差別,韓國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所以有分析認為,應該是美國與這兩國的談判陷入僵持,盧比奧再去訪問意義已經不大,所以取消了。
但是失去這兩個盟友做榜樣,其他奉行“竹子外交”的東南亞國家想必不會屈服美國的淫威,當然越南可以明確排除在外,畢竟已經跪了。
參考信息:
直新聞:魯比奧東盟之行在即,日韓被晾在一邊 | 北京觀察-2025-07-09
南方都市報:被告誡好自為之的魯比奧:曾為立人設宣稱父母系流亡者被拆穿-2025-01-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