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文華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具身智能賽道再添重磅消息。
7月8日晚,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585,以下簡稱“上緯新材”)發布公告稱,智元機器人(以下簡稱“智元”)擬通過公司及核心團隊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平臺,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預計最終持股比例將達到63.62%以上,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董事長、CEO鄧泰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購發生在國家密集出臺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背景之下。加之打破了國內具身機器人企業鮮少涉足資本市場收購的慣例,智元此舉被業內視為中國具身智能商業化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從政策上看,智元收購上緯新材,是順勢而為;從產業上看,也折射出智元在技術積累、場景落地及商業拓展等方面全面領先的實力。
1、政策與行業雙輪驅動,智元成為行業新樣本
自2024年以來,我國新一輪科技與產業政策密集出臺,特別是國務院印發的新“國九條”,明確提出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政策。隨后,“并購六條”也明確指出要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主體。
與此同時,地方政策也加速跟進。7月9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印發《上海市促進高成長企業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支持獨角獸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生態,推進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
一系列動作釋放出積極信號:國家已將具身智能納入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并鼓勵企業圍繞該領域開展技術攻關與產業化探索。
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迎來了新一輪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收并購浪潮。與以往的“炒概念”不同,當前的產業收購更多聚焦于具備核心技術、可實現上下游協同的戰略性資產整合。
智元對上緯新材的收購,正是這一政策窗口期下的重要動作。其意義不僅在于資本層面上的控制權轉移,更在于通過收購實現產業鏈上游材料環節的布局,加速自身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全球化拓展。
在政策與行業雙重驅動之下,智元此時發起的收購案,實質是響應國家戰略部署的實踐落地,具有極強的示范效應。
2、這家初創企業底氣何在?
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延伸,具身智能產業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去年以來,多家企業的具身機器人開始頻繁在各類展會上“炫技”,引發廣泛關注。蛇年春晚上,人形機器人的舞蹈徹底引爆了輿論。
2025年4月,國家領導人在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調研,智元作為具身智能行業代表向領導人匯報具身智能發展應用情況,并現場展示了旗下產品智元靈犀X2、精靈G1、遠征A2等機器人產品及相關場景算法。
外行看熱鬧,內行更關注商業落地的“門道”。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具身機器人只有真正走進生產、完成常態化作業,才是其成為“新質生產力”、具備更多商業價值的衡量標準。
就在收購公告發布的次日,智元聯合安努智能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開展了一場3小時直播,為行業打了個樣:展示了其自研A2-W通用具身機器人常態化作業的真實表現。智元成為行業首個敢于直播工廠作業的企業。
直播中,智元A2-W成功完成了兩班制、單班搬運800余個周轉箱的任務,且做到了作業直播3小時0失誤。展現了智元機器人能夠在長時間、高強度、動態干擾環境下的穩定作業能力。
在3小時直播中,A2-W還展示了多模態感知與動態避障功能,可現場實時識別人員、周轉箱及其他障礙物,自主規劃路徑、調整或暫停作業;在與人共享作業空間時,具備安全冗余機制,從而實現高效協作。這對于面臨著招人難、用工貴、產線柔性化需求高等難點的制造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富臨精工(股票代碼:300432)總部位于四川綿陽,是汽車零部件細分領域龍頭企業,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等業務快速增長,同時其智能機器人電關節及零部件業務也初具規模。
在智元機器人“進廠打工”后,其的表現令廠方看到了具身機器人改造工廠、提升效率的可能性。富臨精工工程部主任鄧揚表示:“A2-W機器人在抗干擾、糾錯能力上遠超傳統自動化設備,尤其在面對非標準化操作時展現出極強的適應性。并且它還可以幫助人類完成枯燥乏味、重復性強且對身體有傷害的工作。”
而智元具身機器人在測試中表現出來的在工業環境中穩定運行的能力,也被行業視為具身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產線、從技術驗證走入商業化落地的第一個里程碑。
在「子彈財經」看來,行業這一重要節點由智元創造,離不開其高水平的創始團隊及其帶來的技術、產品及生態布局。
先來看創始團隊。公開資料顯示,智元的創始團隊由來自國內外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資深工程師及產業管理人才組成,具備深厚的核心技術背景和全面的產業管理經驗。
在技術方面,智元擁有“本體+AI”全棧技術以及“一體三智”架構,以機器人本體為基,融合交互、作業、運動智能,通過軟硬結合的技術構建通用具身機器人。在模型方面,今年3月,智元重磅發布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啟大模型(GO-1),開創性地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構,具有人類視頻學習、小樣本快速泛化、一腦多形、持續進化等突出優勢。
此外,智元還建立了國內首個“數據采集工廠”,用以持續積累真實環境下的訓練數據,并通過開源平臺開放部分模型接口,吸引大量開發者加入生態建設。
在技術生態方面,智元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開發者計劃、參與產業生態聯合體,積極推動行業技術革新。
在產品層面,智元擁有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多種商用場景,是業界唯一全系列、全場景布局的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其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落地,產品售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為此,智元在品牌塑造和場景應用落地方面頻頻出手,持續強化公眾認知。
例如,在綜藝《中餐廳》中,智元機器人“小玖”憑借親和力十足的表現,引發了明星熱議;同時,它還與百事中國攜手發布品牌首個人形機器人“百事藍寶”,并邀請時代偶像大衛·貝克漢姆參與見證;在各類展會上,智元機器人也頻繁亮相,成為眾人好奇、互動并贊不絕口的對象。
這些實力布局,讓智元機器人快速“出圈”,同時也改變著公眾認知:具身機器人不再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實驗室產物,而是可以參與人類社會生活、支持互動、陪伴、工作的伙伴;在商用領域,更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3、向上游延伸產業鏈,開啟規模化
回到本次收購案本身。上緯新材主營業務為環保高性能樹脂、風電葉片樹脂及可回收樹脂等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專注的高性能復合材料,正是機器人本體結構件、輕量化部件、高強度外殼等關鍵組件所需。
從這個角度看,智元通過資本手段獲得上緯新材控制權,本質上是一次典型的“向上游延伸”的垂直整合策略。未來將有助于推動雙方在智能制造、材料創新等領域的協同發展。
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1月6日,智元量產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下線,其中人形機器人731臺,輪式機器人269臺。外界普遍認為,在完成對上緯新材的收購后,智元將進一步加快產能擴張節奏,預計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將迎來交付量的爆發式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資本與產業齊頭并進的模式,有助于智元在全球范圍內提前布局。一方面,借助上緯新材在海外市場的渠道資源,智元有望加速國際化步伐;另一方面,通過材料端的自主可控,也可以更好地應對國際供應鏈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可以說,當下的智元機器人已在具身智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引領著具身機器人商用量產新時代的正式到來。
隨著像智元這樣的企業涌現,中國有望在全球具身智能領域掌握更多話語權,引領下一波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
4、寫在最后
當越來越多具身機器人走出實驗室、走進工廠、走進日常生活,人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個冰冷的機械臂,而是一個個承載著技術夢想、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新物種”。在此過程中,智元作為先行者,正為整個行業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