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文 /林鴻東
康崎洋樓,又稱洋樓莉洋樓、洋樓莉宅。現已查清楚,洋樓莉,其實是“洋樓字”之誤,康崎,實為“康漢舉”之誤。故 康崎洋樓應改為 康漢舉洋樓、洋樓字洋樓,或洋樓字宅。
康漢舉是清末民初印尼華僑,在印尼峇眼(Bagan)從事橡膠、錢莊、漁業、地產等產業。據康先生所述,康漢舉為延續家山血脈,四十余歲返鄉迎娶王字,但婚后數年便病逝于印尼,導致 “洋樓字”命運坎坷。族譜顯示,康漢舉共娶有三房妻子:洪菊、許位、王字,育有四子康水錦、康水明、康水清、康水穆。康漢舉去世后,長子康水錦繼承家業,并出任峇眼甲必丹(華人社區領袖)。
康漢舉在故鄉的產業不限于洋樓。洋樓附近原本還有附屬建筑。洋樓邊上那株印尼種老芒果樹是二夫人許位親手栽種的。康漢舉逝世后,因夫人已離世,由許位帶著兒子康水穆跨洋扶柩,將其歸葬于故鄉東山。目前,康漢舉與洋樓字的墓地均在東山。許位母子在洋樓與“洋樓莉”同住過五六年,直至日軍侵華情勢越來越嚴重才離開。
康漢舉洋樓原本的說法是 “始建于清末”,門匾鐫刻著“合山興記”四字,且女兒墻泥塑“雙獅戲繡球”。關于 “雙獅戲繡球”,我已撰文闡述過,實為西洋翼龍版的“雙龍戲珠”。“合家興宅”四字,是我特意找來梯子就近觀察門匾時發現的。在門匾上,我還找到了依稀可 辨的落款,確認左邊為“民國丙寅“,右邊為”孟秋蘭月”,合起來就是“民國丙寅孟秋蘭月”,推算下來,當是民國十五年農歷七月,1926年8月8日至9月6日。從門匾的落款、洋樓風格與洋樓字的生活軌跡來看,康崎洋樓實為始建于1926年的民國僑建洋樓。明年8月,洋樓將成為真正的百年洋樓。
今年5月,康漢舉散布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的后人有相約回國。約我在賓館見了一面,期間,他們拿出一些照片。有兩張涉及一對鐵壺,錫壺壺底漆著“合山”兩字,鐫著“祥和”兩字。這‘合山“讓我想起康漢舉洋樓門楣上的“合山興記”。我問康漢舉后人,”合山“指什么,他們稱是商號。看來,康漢舉洋樓的門楣,鐫刻的正是康家在印尼的商號。
我問康漢舉后人,為何讓洋樓字一個人在老家這樣孤苦一生。康家后人解釋道,剛開始他們和洋樓字一直保持書信往來,有時還會寄錢寄物。后來,印尼發生了排華事件,影響到了他們的經濟,自身難保,后來,漸漸就失去了聯系。想想也是,改革開放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很多海外關系是難以為繼的。
時至今日,康崎洋樓的謎團基本解開了!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撰寫論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